一個18歲的姑娘,扛著發育關和傷病雙重壓力,最終無奈退賽,卻換來網上“天才隕落”“避戰保名聲”的冷嘲熱諷。
全紅嬋再次缺席世錦賽
自從5月初跳水世界杯摘銀之后,全紅嬋就好像從頂峰跌入谷底,宣布進入了長時間的“休復期”,慢慢消失在大眾眼前。
5月24日,2025全國跳水冠軍賽暨世錦賽選拔賽、全運會資格賽,全紅嬋缺席,官方對外的說法是要養傷。
此后多項賽事都不見全紅嬋的身影。
直到第22屆世界游泳錦標賽將于7月11日至8月3日在新加坡舉行,中國跳水隊公布了此次參賽的14人名單,全紅嬋又不在名單上。
陳芋汐此次將會嘗試與15歲小將謝佩玲出戰單人10米跳臺比賽,同時與掌敏潔組合參與雙人跳臺競爭。
從東京奧運會連奪三金,到巴黎奧運會戰績達到頂峰,全紅嬋的名字傳遍中國大街小巷,成為中國跳水的新符號。
全紅嬋遭全網質疑
接連失利后,加上身體發育難關,本次不在世錦賽名單上,更讓全紅嬋備受質疑。
更扎心的是,有人截她回湛江摘荔枝的照片,笑她“長胖了”“鄉下養膘”,人家親哥賣個荔枝,彈幕刷屏罵“吸血冠軍”。
其實這次全紅嬋暫回廣東隊,是在湛江荔枝園里休整身心,恩師何威儀和師兄謝思埸正用科學方案助她康復,比如減半訓練量、3D動捕重建動作模型、借鑒馬龍“傷愈封王”的經驗等等。
全紅嬋面臨的挑戰,遠比外界想象得更殘酷。
從東京奧運時的1米43躥到1米60,體重漲了近10公斤。
每增重1公斤,空中轉速就減慢0.1秒,曾經輕松完成的207C動作(向后翻騰三周半抱膝),如今成了“噩夢”。
加上她長期鍛煉留下很多傷病,腳踝距骨軟骨損傷3.2平方厘米、韌帶撕裂、關節積液超標3倍,腰傷更是反復發作。
冠軍能成為冠軍,必然經歷過常人不可想象的難關,所以這一次,她遲早會王者歸來的。
央視力挺
國家不會忘記全紅嬋的貢獻,不會忘記她在中國跳水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6月12日,央視新聞的官方賬號發布了一首向世界展示中國女性力量的歌曲。
歌曲視頻中,“最美教師”張桂梅和跳水冠軍全紅嬋作為代表女性人物率先亮相。
18歲的全紅嬋的名字能夠和時代女性楷模并列,央視是在用行動宣告:她的價值遠超金牌本身!
全紅嬋,就是新生代女性力量的代名詞。
央視主持人康輝也三次提到全紅嬋,從東京奧運盛贊“教科書級表現”,到巴黎周期肯定“何止驚艷,幾乎完美”,再到如今用“全滿分升起中國紅”定調,央媽始終站在她身后。
“金牌會遲到,但熱愛永不缺席!”
央媽這記撐腰,像把保護傘,瞬間把那些鍵盤俠的嘴堵得嚴嚴實實。
這份力挺不是“護犢子”,而是對體育本質的回歸,競技場沒有常勝將軍,但拼搏精神永不過時。
體育強國不該只有冠軍,更要有容得下跌倒再爬起的胸懷。
我們或許該明白:真正的“中國紅”,是每個普通人直面困境時,依然選擇熱愛的勇氣。
第一次在東京奧運會上以三個滿分毫無懸念地拿下冠軍獎牌時,全紅嬋震驚了所有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