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訪問香港,各種媒體廣泛報道,引發全網熱議。
這其中,貌似法新社又一次沒有讓很多人失望。在此次攝影報道中,他們以其獨特視角和絕美呈現,再次將中國力量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這不禁讓人深思,為何在眾多媒體的報道中,法新社的攝影能如此引人注目?
回顧近年來法新社對中國重大題材的攝影報道,其作品常常引發廣泛好評。
從軍事演習到軍隊日常訓練,法新社的鏡頭似乎總能捕捉到那些最具震撼力的瞬間,讓中國軍隊的形象以一種別樣的方式呈現在全球觀眾眼前,讓人眼前一亮,精神為之一振。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國秉持著韜光養晦的策略,淺滋蔓長,悄然壯大。
國內官方媒體在展示中國國防和軍事現代化建設成果,以及中國軍人的力量時,往往采取低調、和平的姿態。
也就是大家常見的,官方鏡頭常聚焦官兵救災的微笑、護航商船的英姿等。官方報道中,盡可能將我們的軍工艦船拍攝的越小越好,甚至讓人看到航母宛若小漁船,愣是將暴力美學深藏于和平敘事之下。
這背后的考量當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不想讓世界感受到所謂的“中國威脅”,避免被美西方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拿捏”。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軍隊的強大實力在一定程度上被隱藏在謙遜的表象之下。
當然,對此西方媒體則慣用“陰間濾鏡”裁剪畫面,硝煙彌漫的演習被刻意調暗色調,戰鷹掠空的壯闊被框定為“擴張隱喻”。
法新社相對而言客觀一些,但也善用濾鏡,以及獨特的視角,還原真正的“中國力量”。
之前,我們對CNN等美西方媒體,不惜使用技術手段,丑化和歪曲報道中國,深惡痛絕,對法新社這種方式也不是很有興趣。
但是,時過境遷,如今的中國綜合國力已發展到全球數一數二的程度。在經濟、科技、軍事等多領域的卓越成就,讓中國再也無法被忽視。
此時,以更加客觀、全面的方式展示中國的力量,不僅是國家發展的需要,更是讓世界正確認識中國的必然要求。
我們需要讓美西方,以及一些仍不識時務的國家,清楚地看到中國的真實面貌和強大實力,別沒事“自不量力”。
藏弓已無必要,更要亮劍示形。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法新社對中國的攝影報道呈現出了特殊的價值。
他們以獨特的視角和專業的攝影技術,將中國力量詮釋得十分到位,所展現出的軍事美學令人拍案叫絕。
可以說,法新社對中國的攝影報道,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讓世界以一種不同以往的視角認識中國軍隊。
作為首家在新中國設立分社的西方通訊社,法新社自1949 年起便持續深耕中國市場,形成了深厚的歷史積累。
他們的攝影團隊以高水準和國際影響力著稱,擅長捕捉中國社會的文化特質和情感瞬間,用美學的敏銳解構?。
還記得2019 年中國大閱兵時,法新社無論拍攝機位、人員數量等,與中國主流媒體相比完全沒有優勢,不能與之相比。但法新社所拍攝的中國大閱兵視頻和攝影作品卻火遍全網,讓全球為之震撼。
在他們的鏡頭下,整齊劃一的方陣、先進精良的裝備,無一不彰顯著中國軍隊的強大實力,那種震撼人心的畫面,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
2025年9月3日,中國將舉行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式?,并展現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成就。這無疑是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國力量的絕佳契機。
此次大閱兵預計將成為當前全球規模最大、最震撼的閱兵活動,它承載著傳唱中國文治武功,彰顯中國作為地球和平與發展捍衛者形象的重任。
希望在確保符合規定和紀律的情況下,給法新社在此次大閱兵報道中,協調安排黃金機位,給他們充分施展的舞臺,讓他們以專業精神和獨特視角,拍攝出能夠充分展現中國軍隊風采、彰顯中國強大實力的絕世作品。
通過他們的“暴力美學”鏡頭,讓世界更加深刻地認識中國,感受一個從容崛起的大國最強悍、最自信的止戰力量。
解筱文:戰略學者。主評時政、文化、商業、鐵路。微信公眾號:評論員解筱文(zgmjpl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