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在出差途中,晚上在酒店就馬斯克成立“美國黨”一事簡單聊幾句。
2)一些中國網友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態度,真心希望馬斯克能夠成立一個新政黨,來給美國政壇帶來一些新變化。但是,這些網友很可能會失望,因為,無論是從美國“第三黨”的發展歷史來看,還是從馬斯克本人特點來看,馬斯克成了“美國黨”一事,大概率不會取得什么實質性效果,未來很可能半途而廢,甚至是一地雞毛。
3)馬斯克雖然是一個億萬富翁,但是,對于美國政治“大染缸”來說,他還太嫩了一點。美國“資產階級民主”有著200多年的傳統和慣例,其中的微妙、復雜之處實在是太多了,沒有錢萬萬不行,但是,也不是有了錢就行。要不然,為什么美國億萬富翁那么多,但是最后能當上總統的卻屈指可數呢?
4)我一直不喜歡說美國是什么“民主制度”,它就是資產階級選票政治。美國政壇是一個非常骯臟、充滿黑幕的“大染缸”,電視劇《紙牌屋》所展示的,不過是這個“大染缸”的冰山一角。在這個“大染缸”里,到處都是人情世故,而馬斯克鋒芒畢露,個性強硬到偏執,這對于創業有幫助,對于從政則卻是徹底的負資產。馬斯克連跟特朗普核心團隊的人都搞不攏,更不要說讓他在美國政壇“大染缸”內長袖善舞,去組織和團結那么一大批“人精中的人精”了。
5)非常關鍵的一點是,馬斯克在美國選民中的口碑并不好。他此前全力以赴支持特朗普,極力反對各種LGBTQ等“白左”政治議程,這讓他幾乎把左派選民得罪光了。他在跟特朗普摻和在一起之后,特斯拉的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原因就在于,美國乃至全世界很多討厭特朗普的人,也開始討厭特斯拉的車。
6)美國右派,特別是民粹主義的支持者,目前幾乎全部團結在特朗普周圍。隨著馬斯克和特朗普“鬧掰”,這部分選民絕大部分也不可能轉而支持馬斯克。馬斯克如果參政,大概率還是打著消除美國政府浪費、欺詐和腐敗的旗號,這說到底在美國依然是民粹主義路線,但是,這條政治路線現在已經被特朗普完全占領了。
7)至于說馬斯克非常關心的美國“債務炸彈”問題,說實話,大多數美國選民在意,但也沒有那么在意。相對于經濟、移民等議題,削減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跟絕大多數美國老百姓都離得太遠,無論成敗與否,都也不會立即給他們帶來什么太大的影響。真正關心美國“債務炸彈”的,很多都是馬斯克和瑞·達里奧這樣的精英。
8)美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發展到今天,雖然從表面看,民主黨和共和黨斗得死去活來,但是,雙方其實不過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他們已經共同形成了一個龐大、復雜、穩定和相對封閉的“分贓結構”。他們還通過聯邦和州政府層面的各種法律法規,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把“第三黨”的崛起之路給堵死了。在美國,不是說你宣布成立一個政黨你就馬上可以推舉候選人,更不用說推舉候選人參加總統大選了,這里面的手續、流程極其繁瑣、復雜。幾十年來,美國沒有成功崛起過一個“第三黨”,是有原因的。
9)馬斯克的現實目標是,在2026年美國中期選舉中,推舉一小批眾議員和參議員候選人,然后,利用馬斯克的財富和輿論影響力,盡全力讓他們當選。
10)但是,美國政壇說到底就是一個穩定的“政客-資本家內部分贓系統”,一個人如果要在美國從政,成功概率最大的選擇,還是加入民主黨或者共和黨。政黨能夠體系化地培養、支持本黨政客,然后,一茬一茬的政客新老更替,只要你口才好、形象好、有煽動力,最重要的是,只要你有“贏得選票”的本事,你早晚能在國會山上找到一個座位。相反,如果你選擇加入馬斯克的“美國黨”,除了錢,你能得到的支持是非常有限而且不成體系,甚至你還會因此得罪民主黨和共和黨。因此,對于一個想要從政的美國人來說,選擇加入“美國黨”,是有非常大的機會成本的。我的預測是,在2026年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中,馬斯克能支持兩三個候選人成功當選就算是“大獲全勝”了,而如果他支持的候選人最終一個都沒能當選,那也就基本宣告他的政治影響力基本為零,他的“美國黨”也將無疾而終。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