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探討了云夢澤的消亡,詳見《》。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彭蠡澤的消失和鄱陽湖的成長過程。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彭蠡澤和云夢澤一樣,都是長江水沖出峽谷來到平緩地帶以后,水流滯緩淤積而成。云夢澤是長江沖出三峽以后,在今江漢平原蓄積而成。彭蠡澤是長江 突破大別山和幕阜山兩山相夾的限制,剛好又一個平緩的拐彎地帶,就蓄積成了彭蠡澤。
就面積來說,彭蠡澤遠小于云夢澤,鼎盛時期也不超過4000平方公里,畢竟彭蠡澤所處地域沒有那么大的開闊地。但彭蠡澤又大多數是水面,水面上散落著一些沙洲,跟云夢澤大多是沼澤濕地的地形不一樣。
先秦和西漢時期,是彭蠡澤水面最寬的時期。
當時彭蠡澤水面面積究竟包括哪些地方?綜合《漢書.地理志》、《水經注》等各種資料,應該是這樣的:西北角為漢代“尋陽縣”西側,今黃梅縣蔡山鎮;東北角為“雷水入澤處”,即今望江縣雷池鄉;西南角為九江市柴桑區江洲鎮;東南角為見““彭澤縣西界”, 今安徽宿松縣復興鎮(大官湖東岸)。
譚其驤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中,把今湖口向南,今鄱陽湖入江的的狹長地帶也標為彭蠡澤的南部延伸。近年來考古人員鉆探土層發現,此地段在漢朝還是狹長河道,并非湖底,因此,彭蠡澤沒有在漢朝時并沒有過江。
這時候的彭蠡澤完全處于長江北邊,南緣通過若干缺口與長江相連,是長江在雨季的泄洪地。
說的彭蠡澤不得不提到一個著名的沙洲,桑落洲。
在長江中下游交界處,即今江西省九江市東北、湖北省黃梅縣西南、安徽省宿松縣東南的交界水域,水面上一個大型沙洲,名為桑落州。名字的由來有兩說,一說時洲上桑樹茂盛,還有一說是得名于東晉詩人謝靈運“桑落誰家酒”詩句。
這個桑落洲有多大?《水經注》記載:“洲長百里。”在兩漢和南北朝時期,因為土地肥沃,有很多人居住在洲上居住開墾和捕魚。西漢在時期的尋陽縣的縣治本來在彭蠡澤西岸,今黃梅縣蔡山鎮。《水經注·江水》:“江水東過尋陽縣,南有桑落洲。”到了東晉時期,因為桑落洲進一步擴大,尋陽縣治南遷至桑落洲上,并設了尋陽郡。南北朝時期,尋陽地名移至江南(今九江市),原江北尋陽故城廢棄。隋朝時期,尋陽改為潯陽。因此,潯陽這地名是跨了江的。
我們在來說彭澤縣,按照譚其驤的說法,彭澤縣最初也位于長江北岸,今安徽宿松和湖北黃梅交界之處。但近年考古證明,彭澤縣一直在江南。陶淵明任彭澤縣令時,縣治應為今湖口縣江橋鄉。
隋唐時期,桑落洲擴大的到了十幾平方公里,到了宋朝,直接和長江北岸連成了一片。
我們再來看看彭蠡澤的退化。
跟云夢澤和洞庭湖的關系一樣,彭蠡澤和鄱陽湖也是一種北退南進的關系。
兩晉南北朝時期,長江泥沙不斷堆積,桑落洲不斷延伸變寬,原彭蠡澤和長江之間的缺口也慢慢被堵上,逐漸和長江斷開。到了隋朝,古彭蠡澤已經和長江徹底斷開,形成獨立的湖。這個獨立的彭蠡湖包括今天的龍感湖,大官湖,泊湖等湖,當時這幾個湖還連在一起,被稱為“雷池”,“不越雷池一步”的典故就是發生在這里。
再彭蠡澤漸漸消退的過程中,鄱陽湖也再慢慢成長。
因為北方蓄洪區日益縮小,長江水開始向南傾瀉,南面的贛江等河流也不斷注入,這一時期,鄱陽湖盆地也加速沉降,各種因素綜合下,在長江以南形成了新的湖面。
在漢朝以前,今鄱陽湖區實際上是一盆地平原。公元前201年,漢朝即在此設梟陽縣,因處于贛江支流梟水背面而得名。《后漢書》載其"田疇膏腴,桑梓遍野"。
東晉中期(4世紀),江水開始越過星子山一帶,倒灌入梟陽平原,縣境東部出現沼澤化。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江水持續入侵,使縣治完全沒入水中,朝廷正式廢縣。同時,西邊的海昏縣也小部被湖水淹沒,于元嘉二年(425年)被廢。
到了隋朝的時候,湖水已經逼近到了鄱陽縣城北鄱陽山,從此得名鄱陽湖。
到了唐朝時,鄱陽湖一度逼近到了洪州(南昌)的城北。王勃在《滕王閣序》里寫道:”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此時鄱陽湖之名還未被廣泛傳開,人們習慣還是叫這個湖為彭蠡澤。
此后,再經過一千多年的演變,鄱陽湖成了今天的規模。
下面是一張1908年,美國人繪制的地圖。
(1908年,鄱陽湖附近地圖)
這時候,龍感湖,大官湖,泊湖這三塊的水面還連在一起,水面面積看起來還不小,至少有一千平方公里,湖中間居然還有一個大島。后來,因為圍墾,龍感湖、大官湖和泊湖面積越來越小,單個湖的面積都不到100平方公里了。
就地域來講,鄱陽湖和彭蠡澤并沒有明顯的繼承關系,彭蠡澤和長江斷開之時,鄱陽湖的發展才剛剛開始。但是,正是因為彭蠡澤的衰敗,才有鄱陽湖的發展,兩者關聯還是很緊密的。
滄海還能成桑田,何況內陸一湖?
敬請關注本公眾號,感謝,每一個遇見的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