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最近咱們的國產大飛機C919,真是喜憂參半,冰火兩重天啊!
好消息是,中國商飛(造C919的那家公司)正在東南亞下“妙棋”!據外媒報道,中國商飛已經向老撾政府正式“提親”,想要收購老撾航空公司至少51%的股份!這事兒老撾總理已經在國會親口證實了,他們正在認真考慮這個提議。
為啥要買老撾航空?這步棋走得相當漂亮!
老撾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航空運輸特別重要。拿下老撾航空,就能讓更多中國飛機直接飛在老撾的天空,成為移動的“活廣告”。
老撾航空自己就說了,想多開飛中國的航線!這收購要是成了,未來買更多中國商飛的飛機豈不是順理成章?想想看,自家的航空公司,用自家的大飛機飛國際線,這品牌效應杠杠的!
東南亞很多航空公司缺錢又缺技術,中國商飛之前還收購了印尼翎亞航空,等于是在東南亞穩穩扎下了根,為C909、C919未來大規模出海鋪好了路。越南越捷航空最近也租了咱們的C909,這勢頭,擋不住!
然而,就在咱們在東南亞高歌猛進、布局未來的關鍵時刻,一盆冷水“精準”地潑了過來——美國出手了!這次的目標,直指C919的“心臟”!
就在幾天前,媒體爆出猛料:美國商務部暫停了部分美國公司向中國商飛出售產品和技術的許可證。這些東西,可都是用來開發C919的!
問題出在哪?還是那個要命的“心臟”——發動機!
雖然C919是咱們自主設計、擁有知識產權的“親兒子”,但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讓它飛起來的核心動力,目前還得靠進口的“外國心臟”——主要是美國通用電氣(GE)和法國賽峰合資生產的LEAP-1C發動機。這顆“心臟”可不便宜,占了整架飛機成本的近三分之一!
美國這招“斷供”,意圖再明顯不過:就是要給正在加速商業化、甚至開始布局海外的C919來個“釜底抽薪”!后果很直接:C919的交付和飛行計劃可能被“卡脖子”;同時,也把國產航空發動機的研發逼到了必須加速、再加速的絕境!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斷供”風暴,我們自己的“中國心”,到底準備好了沒有?它能及時頂上,讓C919這顆“東方明珠”繼續閃耀嗎?
要明白這事兒有多棘手,得先知道航空發動機為啥被稱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現代商用發動機的故障率低到啥程度?比如C919現在用的LEAP-1C,目標是每飛100萬小時才允許出大約2次問題!這絕對是工業界的珠穆朗瑪峰!
對中國來說,挑戰更是地獄級,難在兩點:
起步晚,底子薄。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說過的大實話:1949年以來中國從未研究過大型民用發動機。
當歐美巨頭已經玩到第五、第六代技術時,我們幾乎是從零開始追。軍用發動機我們突破了,但商用發動機要求完全不同:既要超級可靠,又要極其經濟性,這難度是幾何級增長的。
全球民航發動機市場被通用電氣(GE)、普惠(P&W)、羅羅(RR)三大巨頭死死捏著,中國國產發動機的份額?連5%都不到!后來者想分杯羹?不僅要攻克技術難關,還得撞破巨頭們用專利壁壘和市場準入筑起的銅墻鐵壁。
像LEAP發動機用的高溫合金、精密渦輪葉片、高效燃燒室這些核心技術,都是人家的“獨門秘籍”,想偷師?門兒都沒有!
所以,這顆“心臟”的堡壘,硬得硌牙,但我們別無選擇,必須啃下來!
曙光已現!“備胎計劃”正在全速沖刺!
萬幸的是,咱們航空人早就預料到可能有被“卡脖子”的一天,“備胎計劃”一直在默默推進。現在,這個計劃正開足馬力狂奔!
長江-1000A (CJ-1000A)是專門為C919量身打造的國產“心臟”!進展振奮人心。推力達到13噸左右,跟LEAP-1C(12.4-13.4噸)肩并肩了!用了超級耐高溫的黑科技材料第四代單晶渦輪葉片、更高效更先進的制造工藝3D打印燃燒室等尖端技術。
更牛的是,燃油效率可能比LEAP-1C還高3%-8%,更省油!
2025年3月,官方宣布裝在飛機上試飛的表現“遠超預期”;5月已經真機試飛了!目標2025年內搞定適航審定,爭取2026-2027年正式裝上C919商業飛行!這是沖刺世界之巔的關鍵一步!
另一個好消息!就在6月初,我國首款完全按國際適航標準研制的1000千瓦級先進民用渦軸發動機AES100,拿到了生產許可證,還簽了銷售合同!這意味著它不再是實驗室的寶貝,可以量產了!
雖然它主要用于直升機,但這證明了我們在設計、取證、量產整套民用航發流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它在結冰、暴雨、強電磁干擾這些極端環境下都能穩如泰山,安全性和適應性絕對過硬!
材料和工藝,也在悄悄“逆襲”!
造好發動機,離不開頂級的材料和工藝。這方面,中國企業也爭氣:
鋼研高納搞出了第四代單晶高溫合金DD13,耐高溫能力比國際同類產品還高50℃!發動機最怕熱,這材料就是“抗熱鎧甲”。
應流股份做的渦輪葉片良品率達到了92%,接近國際頂尖水平,質量杠杠的。
鉑力特用3D打印做的航空零件,能私人定制,單臺價值超300萬,高端制造實力顯現。
這些核心技術的突破,正推動C919的國產化率從60%向90%以上大步邁進!
美國對C919發動機的斷供,表面是危機,但像極了當年在芯片上卡華為的脖子——結果呢?反而逼出了更強大的中國芯! 這次“斷供”,也必將成為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實現驚天一躍的最大推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