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老天爺要放大招了。
中原腹地、江淮平原還有湘鄂贛的丘陵地帶,都得繃緊弦。
氣象喇叭里說的“持續性強降水”,說白了就是天像漏了一樣,雨點子密得能穿成線。玉米正是結棒子的關鍵時候,雨淋久了根會發澇,葉子也會漚黃。
大豆剛開花結莢,雨水泡了花穗,秋后豆粒就得癟一半。
山區種紅薯的老鄉注意,黏土坡地吸水多,得趕緊挖排水溝,不然紅薯塊根會爛在地里。平原灌區的稻田,現在要把田埂加高兩指寬,水口開大點,別讓雨水積成“池塘”。
湖邊種蓮藕的農戶,趁雨沒來前檢查一下圍堤,去年洞庭湖周邊就有藕塘被淹,損失不小。
老輩人傳下來的“雨前清溝”法子很管用,現在配上抽水機,效率能翻幾番。
有人可能覺得“莊稼喝水長個”,但連續三天的雨,喝太飽可扛不住。豫北地區種蘋果的,得給果樹打支撐,大風大雨里樹枝容易斷。
皖南茶農注意,茶園低處的積水要及時排,茶樹根怕泡,葉子會發黑變焦。蔬菜大棚的薄膜接縫處,趕緊用鐵絲再扎緊,去年有菜農沒加固,薄膜被風掀了,損失上萬塊。
養雞養鴨的,把禽舍地基墊高些,潮濕天容易滋生病菌,飼料別放在低洼處,免得發霉。我個人覺得,這次降雨范圍廣、持續久,千萬別抱有“等等看”的想法。
湖北江漢平原的水稻田,現在排水渠要通到田頭,機器提前檢修好,雨一停就得抽水。
湖南丘陵區種烤煙的,雨前抓緊培土,讓煙株根系更穩,不然大風一刮容易倒伏。每個村的氣象聯絡員,這兩天得多往田里跑,發現險情及時喊人。
雖說現在有衛星云圖看天氣,但老把式的“觀云識雨”經驗也不能丟,兩者結合更保險。這場雨過后,氣溫會跟著降,補種改種的鄉親得算好農時,別誤了下一季播種。
還有件事得提醒,山區可能出現滑坡,住在山腳的農戶,雨大時別靠近陡坡。具體到每個縣,農技站這兩天都有值班人員,拿不準怎么應對的,趕緊打電話問。
這場硬仗得提前準備,田里的活計等不得老天爺歇氣。
記住,雨前多流點汗,秋后少嘆點氣,莊稼可不跟人開玩笑。
現在就動手清溝渠、扎棚架、查設備,別等雨點砸下來才慌神。關注網易號“田間氣象站”,后續每天更新各地雨情和補救法子。
農時不等人,抓住關鍵期把防護做到位,就是給秋糧上保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