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不是去搗鼓身體,身體不過是心神寄存的廟宇。
心神不定,廟宇再堅固,也會從內部腐爛。
真正的養生,是養心,一顆不動、不亂、不悔的心。
不必再費力去學那些繁瑣的法門。
有一個辦法最管用,也最熬人。
每天去見三種人。
見過了,心里的坎就平了,日子也就順了。
可多數人寧可吃藥,也不愿意見。
第一種人:杠精
杠精的本質,就是不管遇到什么,都反對你。
你去見他,不是去找罵,是去養神。
用最苦的茶,養最靜的神。
人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只愿待在回音壁里。
常年只聽好話,心智就會變得脆弱,最后成了一個一碰就碎的瓷器,經不起任何磕碰。
一面不磨的鏡子,只照得出討好的假象。
而反對本身是一股力量,對方每一個字,都在逼迫你審視自己。
我,真的有問題?
在安逸中,一個人是不會問自己這種問題的。
雖說每一次被反對,都是一次刮骨療毒,痛是真痛。
但刮完之后,人就干凈了。
杠精,知道他是“杠”,很多人本能的都不愿意見,但歸根結底,就是“怕”。
怕那個堅固的“我”被打碎。
那個“我”靠什么維持?靠外界的認同。
認同被抽走,換上否定,那個“我”就會感到空虛和刺痛。
人的本能,就是躲避刺痛,這是心智上的懦弱。
但一定要明白,冰塊的棱角,是水對溫暖的最后抵抗。
否定殺不死你,只會讓你變得更結實。
掌聲是麻藥,會讓你感覺不到自己的虛弱。
去聽聽那些刺耳的聲音,聽進去了,消化掉了,你的心量就大了。
心強了,養生,也就不養自生。
第二種人:閑人
閑人,也就是已經躺平了的,任何事不求上進,不談回報,理直氣壯地閑著。
當今世道,每個人都被“有用”兩個字追著跑。
做任何事,先問一句,有用嗎?
時間就是錢,必須全部用來投資,換取看得見的回報。
閑適,難能可貴。
去見閑人,則是去感受閑適的分為氛圍,即不被催促,不被考核。
你會發現,生命原來可以不那么緊繃。
那“無用”的本質,是擺脫工具屬性。
當你不再把自己當成一個追求效率的工具,你才能作為一個“人”而存在。
工具會磨損,會報廢。而人,可以生長,可以感受。
“無用”的閑人,活成了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工具”。
他本身的存在,就是對這個高效到令人窒息的世界的提醒。
你去見他,是去給自己的靈魂松綁。
不這么做,燒開的水,就會失去看倒影的資格。
你得去感受冷水,不疾不徐。
緩慢里有生機,你內心那根因為焦慮而緊繃的弦,會慢慢松下來。
你會開始問自己,跑那么快,到底要追趕什么?
“無用”的時光,是心靈的氧氣,吸一口,能救命。
閑人承受著世人最大的偏見。
一是鄙夷。
在“效率至上”的觀念里,閑人等同于廢人。
和他們待在一起,感覺是墮落,是浪費生命。
二是恐懼。
人們內心深處,恐懼自己見到閑人。
害怕被影響導致自己停下來,一旦停了,就會被社會拋棄,就會一無所有。
沒有了外界目標的牽引,人就不得不面對內心的空洞。
空洞比忙碌更讓人害怕。
所以,人們不愿見到閑人。
但若為了自己好,還是見見吧。
你不需要成為他,你只需要知道,生命還有另一種可能性。
光是知道這一點,就足以給你的焦慮,撕開一個口子。
第三種人:自己
去見一見十年前的你。
怎么見?
找個沒人的地方,閉上眼,回到過去,某個讓你至今都覺得難堪的瞬間。
一百個人里,估計九十九個都不會做這件事,因為這需要勇氣。
你會看到一個自己都不愿承認的家伙。
那么天真,那么沖動,那么無知。
在錯誤的人身上投入感情,在不值得的事情上浪費精力,還自以為是地發表一些可笑的言論。
會讓人感到一陣生理性的不適。
想要立刻睜開眼,逃離現場。
大多數人對于過去的自己,是割裂。
用現在的成就,去嘲諷過去的笨拙。
用今天的所謂清醒,去鄙視昨天的糊涂。
急著和那個“愚蠢”的自己劃清界限,仿佛他是一個巨大的污點。
這是在自欺欺人。
生命是一個整體。
今天的你,就是從昨天的那個廢墟上長出來的。
你否定了地基,你的高樓就是空中樓閣。
一個無法擁抱過去的人,不可能擁有安穩的現在。
“愚蠢”的自己,是你的一部分,你必須去看見他。
人無法逃離自己的影子,只能學會與它共舞。
站在今天的閱歷上,去理解他當初的處境。
在他的認知局限里,他已經盡力了。
你不能用你今天考卷的答案,去要求十年前的他。
那是作弊,也是一種殘忍。
你要做的,是和解。
在心里,對他說一句:辛苦了,沒有那個愚蠢的你,就沒有今天這個還算過得去的我。
當你能坦然地面對過去自己,你的內心就完整了。
完整,會帶來巨大的力量。
你不再需要向外界證明什么,因為你已經完成了與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和解。
一棵樹的高度,就藏在它最初破土的傷口里。
遇見自己最大的阻礙,是羞恥。
承認自己曾經那么不堪,極為折磨人的。
人為了維持一個良好的自我感覺,會本能地美化記憶,回避污點。
可被回避的東西,不會消失,反而會變成你心里的一個膿包,平時感覺不到,但總在關鍵時刻隱隱作痛,消耗你的心力。
鼓起勇氣,去擠掉那個膿包。
會很痛,但痛過之后,就是新生。
去見那個“愚蠢”的自己。擁抱他。然后,帶著他一起,好好地往前走。
歸根結底,養生的終點,是內心的和平。
見反對者,是求得與外界的和平。
見“無用”者,是求得與時代的和平。
見過去者,是求得與自己的和平。
這三件事,都很難。
但也唯有如此,才能養出那口真正支撐人活下去的,平和坦蕩的“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