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七月的華盛頓還真是熱鬧?!洞竺利惙ò浮穭偼ㄟ^,40萬億的債務又破了天花板,政界那叫一個雞飛狗跳。
沒想到最狠的話,偏偏來自自家人?!都~約時報》的弗里德曼直接開火:"14億中國人正在笑話咱們。"
這位拿過三次普利策獎的老爺子咋這么氣憤?特朗普的政策真讓中國撿了大便宜?
作者-鹽
美國專家這次是真急眼了
說實話,美國專家們罵特朗普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這次不一樣,連平時最冷靜的學者都坐不住了。
弗里德曼這話說得夠直接:"你們聽得見嗎?那來自東方的巨大驚雷,是14億中國人在嘲笑我們!"這位《紐約時報》的王牌專欄作家,向來以冷靜著稱,這次卻用了"嘲笑"這樣刺耳的詞。
他在文章里毫不客氣地指出,特朗普的法案簡直是在"讓中國再次偉大"。
數據擺在那兒,確實挺尷尬的。2024年中國新能源投資達到1.8萬億人民幣,美國同期投資卻下降了15%。更要命的是,中國的清潔能源產能已經占到全球的60%以上,而美國的傳統能源依賴度重新爬到了78%。
這哪是什么戰略調整啊,簡直就是開倒車。就連布魯金斯學會、外交關系委員會這些老牌智庫都發出警告,說這樣下去美國會在下一輪科技競賽中徹底掉隊?!度A爾街日報》的社論更是直言不諱:我們正在親手把未來的鑰匙交給競爭對手。
最讓專家們郁悶的是,這不是技術問題,純粹是政策選擇的問題。就像開車時突然掉頭,后面的車都得急剎車,整個車隊都亂了套。
政策解剖:自己給自己使絆子
說白了,特朗普這次就是自己給自己使絆子?!?strong>大美麗法案》表面上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實際上卻在科技賽道上來了個急剎車。
最直接的打擊就是新能源補貼被砍了個精光。原本那些搞太陽能、風電、電動車的企業,突然發現政府不給錢了,還要額外征收使用費。這就好比你正跑馬拉松呢,突然有人給你腿上綁了個沙袋,能不郁悶嗎?
更要命的是,法案還專門針對與"被禁止外國實體"有聯系的企業,直接斷了它們的補貼。這招夠狠的,基本上把整個新能源產業鏈都給沖擊了一遍。企業拿不到補貼,產品就沒法降價,消費者自然不買賬,整個市場瞬間萎縮。
與此同時,中國那邊卻在加速推進"東數西算"戰略,把數據中心放在西部,靠風電光伏供電,成本低得讓人眼紅。2025年上半年,中國的綠電交易量暴漲了近三倍,江蘇、廣東、浙江這些制造業大省,搶著"上車"。
最讓人頭疼的是算力競爭。美國的AI公司現在都被電荒給困住了,德州、加州這些高科技地帶居然開始限電,微軟、谷歌都在悄悄把數據中心往新加坡、中東搬。這哪是什么技術領先啊,簡直是在自廢武功。
這么一來,中國反倒成了電力充足、成本低廉的科技樂土,連美國企業都在考慮"出海避險"了。
大佬決裂:馬斯克氣炸了
政策一出臺,最先坐不住的就是那些科技大佬們,尤其是馬斯克。
這位特斯拉老板簡直氣炸了,在X平臺上連發五條推文,字字見血。什么"反未來"、"反人類"、"自毀長城",罵得那叫一個痛快。要知道,馬斯克的特斯拉和太陽能項目可都是這次法案的重災區,補貼沒了,超級充電樁的擴張計劃也得擱淺。
更有意思的是,馬斯克直接放狠話,說要建立新政黨來對抗特朗普。這可不是開玩笑,8成美國網友都在支持他這么干。想想也是,連馬斯克這樣的科技偶像都被逼得要搞政治了,可見這法案有多不得人心。
特朗普當然不甘示弱,反懟:"馬斯克是靠政府補貼發財的偽自由主義者。"兩人曾經關系還不錯呢,經常在公開場合互相夸贊,現在?徹底撕破臉。
這場撕裂,哪是什么私人恩怨啊,簡直是整個硅谷和復古政治之間的正面沖突。連軍方都看不下去了,DARPA(高級研究計劃局)的混動裝甲車、全電無人機、激光武器項目突然被叫停,錢都被撥給了傳統軍工。
一位五角大樓內部人士私下抱怨:"我們在為未來戰爭做準備,政府卻在拿越戰思維決定預算。"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052D改進型驅逐艦已經開始測試電力推進系統,電磁炮和高能激光武器也進入了實戰訓練。
這哪是什么技術差距啊,完全是方向選擇的問題。一個往前沖,一個掉頭跑,結果可想而知。
民生沖擊:普通人最倒霉
表面上看是大佬們在掐架,其實最倒霉的還是普通老百姓。
《大美麗法案》不光砍了新能源補貼,連基本的社會福利都沒放過。醫療補助、住房補貼、食品券,統統被削。這就是典型的"劫貧濟富",從老百姓手里刮錢,去填補給上層精英和大企業減稅帶來的窟窿。
加州、紐約、芝加哥、底特律,到處都是抗議的聲音。一位抗議者在鏡頭前憤怒地說:"沒有新能源,也沒有社保,我們到底活在哪個世紀?"勞工聯盟也發聲明,直接把這稱為"把國家往回拉50年"的倒退政策。
更要命的是,很多人本來就因為貿易戰的影響丟了工作,正指著政府福利過日子呢,現在連這點保障都要被拿走。這不是逼著人走投無路嗎?原本奧巴馬時期好不容易改善了一點的醫保問題,現在又回到了"看天價病、買天價藥"的老路上。
與此同時,歐盟官員私下表達了對美國政策轉向的擔憂,一些盟友國家甚至開始尋求與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這種國際孤立的趨勢,讓美國的軟實力也在快速流失。
從長遠來看,這種短期選票和長期國運之間的矛盾,可能會讓美國付出更大的代價。畢竟,人民偉大了,國家才能真正偉大,這個道理放在哪兒都通用。
結語
說實話,這事兒早有苗頭。政治家一心想著選票,哪還顧得上什么長遠規劃?這是民主制度的老毛病了。
特朗普想要重振美國制造業的初衷沒錯,但選擇的路徑實在讓人看不懂。在全球都在拼命搶奪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這兩個未來制高點的時候,美國卻選擇了懷舊。就像弗里德曼說的,我們不是敗在中國的強大,而是敗在自己的短視。
當然,這也給了中國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以電力為核心的新工業體系,正在成為下一輪全球競爭的焦點。美國的"掉頭",等于主動讓出了新一代工業革命的門票。
你覺得美國這次是真的走錯路了,還是在下一盤大棋?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