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顯示,美中貿易總量環比降幅達4.7%。美國無人機市場數據顯示,大疆依然占據90%的商用份額。
稀土出口管控后,美軍工產業停產線數量創新高。全球高科技產業鏈波動,資本市場連續兩周波動幅度超3%。一連串數字,背后是美中貿易科技對抗的深水暗礁。
“三步后退”與“馬槍回擊”之間的極限拉鋸
7月初,特朗普意外對華釋放三項讓步信號。美國政府取消對中國乙烷、芯片設計軟件和飛機發動機出口的限制。表面看似緩和,實則暗藏玄機。
乙烷讓步被外界解讀為信號彈。美國是全球最大乙烷出口國,中國是最大進口國。乙烷主要用于化工和能源,是高端制造不可或缺的基礎原料。美國主動放開出口限制,無疑為中國制造業輸送彈藥。
芯片設計軟件出口松綁意味著什么?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是芯片開發的“大腦”。美國長期對中國芯片開發設限,試圖遏制中國半導體創新。解除限制表面上是合作姿態,實則是為了換取中國在稀土出口上的松動。
第三步退讓直指商用飛機發動機出口。中國商飛近年取得突破,但高端發動機依然依賴進口。特朗普此舉被認為是在向中國釋放“善意”,為中美關系騰挪空間。
這些讓步的根本目的,是想換來中國在稀土出口上的妥協。全球稀土供應鏈中,中國占據絕對主導。
稀土出口管控后,美國高科技、軍工、AI等產業集體受挫。美國多家頭部企業因稀土短缺影響生產,部分軍工生產線被迫暫停。
“變臉”速度驚人
就在外界揣測中美緩和之際,特朗普再度施展“變臉”絕技。剛在日內瓦會談中釋放善意,旋即又起草新禁令,限制英偉達向馬來西亞和泰國出口AI芯片。表面針對東南亞,實則意在中國。
近年來,中國企業與馬來西亞、泰國等東盟國家高科技合作關系緊密。美國新禁令核心是阻斷中國通過第三國獲得高端芯片的渠道。
芯片供應鏈全球化,單一封鎖難以奏效。特朗普政府采取“包抄式”封堵手段,意圖斬斷中國的技術補給線。
美國商務部同步調查無人機供應鏈,要求政府采購優先本土企業,徹查中國產品滲透路徑。美方試圖通過行政令打造“安全可控”的產業鏈,將中國企業排除在外。相關措施一旦全面落地,將對全球高科技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業界對新禁令反應激烈。巴黎航展期間,多家企業高管公開表示,禁令短期內難以撼動中國主導地位,反而將推高產業成本。
美國市場對中國無人機、零部件的依賴,已滲透至農業、建筑、能源、公共安全等多個行業。禁令實施只會增加市場混亂和企業經營難度。
供應鏈“困局”與全球產業鏈的現實邏輯
無人機產業成為科技對抗的縮影。2017年起,美國政府多次將中國無人機企業列入制裁名單。2024年,《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納入“反制中國無人機法案”,限制中國無人機進入美國市場。
盡管禁令頻出,大疆等中國企業依然牢牢占據全球和美國市場。大疆在美國商用市場份額高達90%。全球僅有6家非中資無人機廠商,難以撼動中國企業的規模和成本優勢。美國公司Proxim高層就此直言,行政令或許只是談判籌碼,但實際后果令人擔憂。
產業鏈全球一體化背景下,美國企業普遍依賴中國零部件。即便是標榜“美國制造”的產品,核心零部件也大多來自中國。
美國無人機制造商Aerostar Dynamics副總裁公開表示,“沒有任何公司可以完全獨立做生意。”這一現實已成為全球科技產業的話語權基礎。
美國國內眾多公共安全部門、消防警用機構大量采購大疆無人機。美國公司Zephyr Drone Simulator負責人坦言,沒有任何美企能在數量和質量上媲美大疆。禁令實施將直接影響本土市場與用戶體驗。
稀土博弈與中美科技權力的邊界
稀土出口管控成為中美科技博弈的關鍵變量。中國掌控全球稀土供應,涵蓋了磁性材料、高性能合金、電子元件等眾多高端制造環節。美國高科技、軍工、AI、醫療設備產業在稀土供給受限后集體告急。
特朗普試圖通過階段性讓步,換取中國在稀土出口上松動,但中國并未在核心利益上妥協。中國商務部在多輪會談中一再強調,任何涉及國家戰略資源的議題都沒有談判空間。
美國新禁令頻頻出臺,既反映出對中國技術崛起的深度焦慮,也體現中美科技產業鏈融合的高度復雜性。
高端芯片、稀土原材料、無人機系統等領域,美國尋求通過立法和行政手段重塑全球供應鏈格局。美國MIC分析師柯宗沅認為,全球禁止中國無人機只是“時間問題”,但美國企業在成本、供應鏈、技術壁壘上短期難以實現替代。
公開數據表明,全球無人機及高科技產品供應鏈高度一體化,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完全脫離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
市場研究公司Drone Industry Insights數據顯示,即便是非中國品牌,也必須采購中國制造的關鍵零部件。
全球化下的“拉鋸博弈”與中國的抉擇
中美科技貿易戰已從單一領域延展至全產業鏈。美國政府頻繁以行政令、出口管制、供應鏈調查等方式,多點施壓中國企業。中國則以稀土、芯片等關鍵資源為盾,堅決守住產業鏈底線。
6月后,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已進入“拉鋸戰”階段。每一次讓步都伴隨著更猛烈的回擊,每一次封鎖都帶來更復雜的全球連鎖反應。
美方表面釋出善意,實則布下重重封鎖,制造談判籌碼。中方未做退讓,持續穩控關鍵資源出口,鞏固高科技產業鏈的主導權。
美國業界普遍質疑禁令效果。多家龍頭企業公開表示,禁令不但無法短期內打破中國主導地位,反而會推高美國本土市場成本,損害用戶利益。美國政府的戰略“包抄”,終究無法解決核心依賴和技術替代難題。
參考資料:
光明網:2025-07-07 07:29: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重大災難聲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