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陳錢
6月19日,浙江同富特美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同富股份)遞表北交所,保薦機構為光大證券。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7月1日,同富股份曾于上交所主板預披露招股書,后于2023年2月、3月更新招股書,僅僅五個月后,同年8月末公司宣告撤回上市申請文件。
同富股份以外銷歐美市場為主,主要產品不銹鋼器皿六成以上依賴外協生產,貼牌產品收入占比高達90%,自有品牌收入僅為10%左右,同時研發費用率常年不足2%。此次IPO,公司擬募資8.2億用于擴產和研發。
為了上市已經耗費三年,公司此次北交所上市之路能否如愿?外界也密切關注。
1
毛利率有所下滑,依賴外協生產
招股書及天眼查顯示,同富股份成立于2017年,主要從事不銹鋼保溫器皿等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值得一提的是,從創始人姚華俊的個人經歷來看,公司的不銹鋼保溫器皿生產業務算是“半路出家”。
資料顯示,姚華俊1993年-2000年任職于浙茶公司,主管茶葉外貿工作,2000年開始創業,從事塑料器皿、不銹鋼保溫杯和保溫瓶等水具類的產品貿易,2005年開始逐步從事水具類杯蓋等產品的生產,同年設立杭州同富日用品有限公司,從事塑料器皿和保溫器皿的外貿銷售業務。2007年,公司開始逐步發展自有品牌“TOMIC”等品牌塑料器皿和保溫器皿的內銷業務。
換言之,同富股份一開始是賣茶杯茶具的。
2022年-2024年(簡稱:報告期內),同富股份實現營收分別為19.73億、21.18億、27.6億,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8億、1.8億、2.31億,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4億、1.82億、2.33億。
2023年,2024年,公司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7.34%、30.35%。公司稱營收的增長主要系不銹鋼器皿的銷售規模增長所致。
據悉,同富股份的主營業務包括不銹鋼器皿、塑料器皿、玻璃器皿和其他產品,公司收入98%以上都是來自主營業務的收入。
其中,不銹鋼器皿各期的主營收入占比分別為79.19%、80.05%、86.14%;塑料器皿各期的主營收入占比分別為6.64%、8.02%、5.6%;玻璃器皿各期的主營收入占比分別為1.94%、1.52%、1.02%;其他產品各期的主營收入占比分別為12.23%、10.41%、7.24%。
毛利率層面,公司各期分別為25.86%、26.51%、24.74%,不僅有所下滑且常年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的均值28.84%、30.69%、28.71%,公司主營毛利率分別為28.11%、29.04%、27.33%,2024年下滑1.71個百分點,公司稱毛利率的變動主要系不銹鋼器皿毛利率水平及其收入占比的變動影響。
毛利率的波動或許與公司以貼牌產品和外協生產為主不無關系。
據悉,同富股份主要以境外銷售為主,各期境外收入占比分別為84.01%、82.67%、83.67%,其中僅來自歐美地區的收入占比就達74.15%、74.75%、80.39%。合作客戶包括百事、星巴克、Real Value、沃爾瑪等知名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銷往境外的產品主要為貼牌生產的產品。各期,同富股份貼牌產品的收入占比分別為89.28%、87.84%、90.31%,高達九成;而自有品牌產品的收入占比僅在10%左右,且還在降低,分別為10.72%、12.16%、9.69%。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占公司收入八成以上的不銹鋼器皿主要依賴外協生產模式,即外協廠商自行采購生產所需原輔材料,并負責完整的生產加工過程。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產品不銹鋼器皿外協生產比例為65%左右,自主生產比例僅為35%左右。
2024年,同富股份不銹鋼器皿自主生產模式和外協生產模式的產量分別為2152.1萬只和4095.98萬只,產量占比分別為34.44%和65.56%。而同行業可比公司中的哈爾斯自主生產比例為80%左右,嘉益股份也基本為自主生產。
眺遠營銷咨詢董事長兼CEO高承遠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長期依賴外協加工將削弱自主創新能力,一旦外協商提價或終止合作,企業將會陷于被動,議價能力或面臨大幅削弱的風險,并且此種模式也會導致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的積累,對于有意培育自有品牌的企業長遠來看也是不小的挑戰。
2
銷售費用率遠高同行,電商平臺費大增
如前提到,同富股份以外銷為主。公司的境外銷售主要以跨境B2B模式和境外線下銷售模式為主,各期來自跨境B2B模式的收入占比分別為56.29%、56.7%、58.68%,境外線下銷售模式的收入占比分別為26.53%、23.91%、22.03%。
在跨境B2B、境外線下為主銷售模式下,同富股份各期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61億、1.84億、2.34億,與此同時公司的銷售費用率也相對同行較高,分別為8.15%、8.68%、8.48%,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3.72%、4.41%、3.74%。在銷售費用中,僅電商平臺費用各期占比就達23.85%、28.37%、31.26%,對應的金額分別為3837.63萬、5218.08萬、7319.65萬。
公司也表示銷售費用率與同行的差異主要在銷售人員數量及相關費用、電商平臺費用、促銷費、廣告宣傳費等項目的支出存在差異。
下游客戶方面,公司各期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9.32億、9.11億、11.2億,占當期營收的比重分別為47.25%、43.01%、40.58%。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在下降,但是應收賬款中前五名回款方的應收賬款余額的占比卻較為集中,分別為61.26%、47.11%、55.80%。
報告期各期,同富股份的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3.09億、3.37億、4.48億,占當期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9.91%、27.7%、31.81%。各期末,按壞賬計提方法披露的壞賬準備分別為2080.54萬、2279.29萬、2662.26萬。
其中,常年為同富股份第一大客戶的Real Value,各期的應收賬款余額占比分別為12.74%、19.35%、20.82%,對應的壞賬準備分別為209.9萬、348.03萬、493.83萬。并且其余主要回款方Brumate、Hydrojug、Superfresh也均在公司前五大客戶之列。
公司稱下游客戶均為知名企業且已與其存在多年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因此壞賬風險較低。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單項計提的壞賬準備中,公司對于紹興康宇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宇醫藥)260萬的壞賬曾涉及訴訟糾紛。據了解,公司疫情期間向康宇醫藥預付了260萬口罩款,委托其購買口罩,但康宇醫藥未買到且怠于歸還公司預付款,故公司對其提起訴訟,勝訴后康宇醫藥依然沒有可執行的財產,因此全額計提對其的壞賬準備。
3
募資額減少2億,實控人獲分紅5000萬
毛利率波動和應收賬款較為集中的同時,公司的償債也顯現出一定的壓力。
同富股份各期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0.44%、40.26%、42.23%,略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的均值39.12%、38.36%、41.56%。流動比率分別為1.9、1.83、1.67,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1.91、2.04、2;速動比率分別為1.56、1.54、1.42,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1.38、1.48、1.41。
不難看出,公司的速動比率和流動比率均呈下滑態勢且流動比率常年低于同行。
此次IPO,公司擬募集資金8.2億,其中7.25億用于年產3500萬只不銹鋼真空保溫器皿及1500萬只塑料器皿建設項目,9531.9萬元用于研發檢測中心建設項目。與此前上交所的招股書相比,北交所募資砍掉了2.5億的補流項目和2.31億的跨境電商營銷及運營中心建設項目,募資額由10.26億變為8.2億。
公司稱,“年產3500萬只不銹鋼真空保溫器皿及1500萬只塑料器皿建設項目”是對公司現有產能的擴充,有利于提高生產線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公司生產運營效率,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據了解,同富股份的主要收入來源不銹鋼器皿各期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7.8%、91.99%、95.65%,產銷率分別為94.75%、102.37%、99%。
而對于9531.9萬的研發檢測中心建設項目,公司稱將專注于不銹鋼真空保溫器皿工藝的不斷優化改進,幫助公司提高生產制造水平、促進產品創新,提升整體研發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進而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但結合公司產品90%都是貼牌生產,自主品牌的收入占比僅在10%左右,加之近年來銷售費用較高,此次募投將研發作為主要對象似乎顯得有點“無的放矢”,并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也并未顯出其對研發的重視,各期分別為1.07%、1.29%、1.55%,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的均值分別為4.06%、3.84%、3.51%。
分紅方面,2024年5月、2025年5月,公司分別進行了5102.5萬元、2041萬元的現金股利派發,兩次累計分紅7143.5萬。
股權結構上,同富股份也較為集中。姚華俊、廖妍玲夫婦合計控制公司71.29%的表決權,為公司共同實控人,另一主要股東徐榮培持有14.11%的表決權,并與姚華俊、廖妍玲簽署《一致行動協議》。
簡言之,姚華俊、廖妍玲夫婦通過直接、間接持股和一致行動關系合計控制公司85.4%的表決權,兩次獲得分紅5000萬元。(港灣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