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China Travel”在全球范圍內持續火爆,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選擇來華旅游。
隨著免簽政策持續釋放紅利,入境游成為文旅產業的重要增量市場。
行業在探討2025年入境旅游市場的發展火熱的同時,也在客觀冷靜地思考:經驗豐富的“老兵們”是如何看待當下入境游的成就與挑戰的?中國入境游如何持續進階?
近日,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接受了《酒管財經》在內等眾多媒體的專訪,面對媒體提問分享了攜程對中國入境游發展的分析與戰略布局。
在這場深度對話中,梁建章表示:中國入境游的核心競爭力,恰恰來自被外界低估的強大“性價比”、豐富的資源儲備與持續優化的便利化措施。
這份自信背后,是一組被長期忽視的數據:我國的入境游收入在GDP中占比僅為0.5%,遠低于美國1%—2%的水平。
對此,梁建章預言,結合中國現有龐大經濟體量,若入境旅游收入占GDP比重達到1%—2%的國際水平,將催生出一個萬億級增量市場,實際上也把整個旅游產業提高了10%—20%。
01
中國入境游還有萬億增長空間
近年來,中國一系列開放政策和優惠措施的實施,為外籍游客入境游提供了“說來就來”的便利。
據摩根士丹利估算,未來10年,入境游有望為中國帶來累計1.7—4.5萬億美元的收入,其對中國 GDP 的貢獻率也有望在10年后上升到2%—4%。
梁建章在談及中國入境游市場潛力時表示,跨國比較來看,美國和日本的旅游業是占了 GDP的 1%—2%,也就是一兩萬億的規模,這意味著未來入境游還有1000億—2000億美元的增量空間。
他認為,美國現在應該是世界第一梯隊,未來一二十年中國入境游完全也可以做到這個水平。
梁建章預計,近幾年入境游會是旅游行業的新增量,旅游行業整體占GDP的比例也有望提升。
從消費上看,中國入境游有望實現占GDP的1%—2%,實際上是把整個旅游產業提高了10%—20%。
從潛在增量來源地來看,東南亞和日韓是入境游的基本盤,歐美仍有很大開發潛力。
圖源:AJU視界
梁建章指出,從廣闊的市場來看,目前韓國赴華游客數量已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而其他國家的入境游比例更低,這意味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港澳地區雖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入境游”范疇,但港澳居民“北上”旅游的潛力同樣巨大,近一年來,香港居民北上消費在我們的統計中已展現顯著帶動效應,成為區域旅游的重要增量。再看向歐美市場,中國作為全球增長最快、兼具先進活力與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且性價比優勢突出的旅游目的地,其潛力更是難以估量,這些市場的增長幾乎都屬于純粹的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梁建章特意提到當下也是國內中小企業深耕入境游的黃金機會。
他解釋道,因為入境游客人的需求比較發散,不同國家的游客對于語言服務和游玩產品會有不同需求,一些比較小眾的旅行社如果專門服務某一國的游客,或者專注做某個城市的一條線路,可能會做得更好。
總之,入境游市場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02
入境游的核心競爭力是超高性價比
老外來中國旅游也看性價比,尤其是是長線旅游的歐美游客在旅行時就有一種非常顯著的特質,那就是更愛自由行做背包客,享受“窮游”的深度在地旅行體驗過程。
很多歐美窮游背包客的預算并不是那么充裕,并不是誰都住得起萬豪、希爾頓這種高端酒店,誰都想花更少的錢得到更好的服務,這一點如今在中國確實可以得到滿足。
在眾多來華老外記錄在中國的旅行經歷的視頻中,性價比成為高頻詞。
有外國游客在社交平臺上直言,“很難想象把這樣的酒店和我所花的費用劃等號!”
圖源:小紅書
價優物美的商品、方便快捷的支付、即買即退的離境退稅……
隨著入境游的便利性和吸引力不斷上升,游在中國、購在中國成為越來越多國際游客的新選擇,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旅游購物的熱土。
正是觀察到這一趨勢,梁建章強調,中國已具備發展入境游的最佳基礎條件。
首先,中國經濟總體規模已經是世界第二,無論是交通、城市基礎設施還是旅游設施,基礎設施能力已經非常強;
其次,像機票、火車票、酒店,中國可以說在世界上是最有性價比的國家之一。如果去美國紐約等大城市,它的星級酒店價格可能是國內的三、四倍。
最后,中國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等旅游資源豐富度也是非常高的。
簽證便利化突破是關鍵轉折點,中國已實現對全球主要客源消費國實施免簽及過境免簽等便利化措施。
對此,梁建章強調,過去制約入境游的核心瓶頸已被打破,但仍有部分障礙亟待解決。
豐富的旅游資源+一流的城市基建+低廉的旅游消費價格,再配合不斷放寬的免簽政策,當性價比優勢疊加政策紅利,中國在全球旅游市場已形成獨特核心競爭力。
盡管現階段仍有少量瓶頸待突破,但依托強大的性價比、豐富的資源儲備與持續優化的便利化措施,中國入境游的長期發展前景令人充滿信心。
發力入境游,也是攜程重要戰略方向。
03
攜程入境游的進階之路
被問及當下制約入境游發展的阻礙,梁建章表示,入境游想要實現增量,需著力突破當前在外國游客上網限制、對外宣傳推廣,以及非免簽國網上簽證等方面的瓶頸制約。
梁建章在對話中直指問題所在:“目前很多國家對我們國家的印象,依舊存在一些誤區。例如,一些不了解中國的人認為中國的污染比較嚴重,但實際上在中國的大部分城市,空氣質量都已經很好;還有人認為中國的語言環境比較差,但中國很多年輕人現在英語各方面條件等能力也比較強;再有支付方面的問題,中國現在也已經基本解決。這些誤區,主要是對外宣傳力度還不夠。”
《酒管財經》了解到,目前攜程已在推進超過1000位首次來華的意見領袖參與并真正來到中國,來源覆蓋全球多個國家地區、多種多樣的垂類領域,如美食、生活方式、原創劇情、攝影記錄等,真正激活國際受眾對中國旅游的向往。
在AI正在驅動各行各業進行變革的時代,幾乎所有的企業都要擁抱AI。
在今年2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梁建章曾明確表示:“在攜程集團,我們將人工智能創新作為發展重點之一。”
技術創新一直是攜程持續深耕的方向,借助多元AI技術優化服務流程,攜程將數百萬酒店房型精準翻譯成26種語言,不僅提升了信息傳遞效率,也間接為合作酒店節約了人力成本。
攜程線下多語言票機 / 圖源:攜程黑板報
在梁建章眼中,語言技術能力也曾是困擾入境游服務的一大堵點。
“攜程花了多年時間,投入了大量精力,將中國市場的服務經驗、技術能力與產品體系打磨成可適配全球的多元產品,這個過程其實遠比想象中復雜。這不僅僅是簡單的語言翻譯,很多時候,微小的表述差異就可能給用戶帶來困擾,不同語言的語義微妙性,需要極其細致的處理。”
談及當下業內關注的AI應用,梁建章用“上帝視角”來形容AI的應用場景。
“AI 有可能未來會成為人們做旅行規劃的一個工具,就像一位全知全能的旅游專家一樣,既能知道全球的各個地方好玩的東西價格,又能了解你去過哪些地方、你的偏好是什么,你的家庭成員的偏好是什么,然后給你出一個最佳的方案。”
“攜程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在梁建章的理想規劃中,未來有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目前的需求都可以在Trip.com上得到滿足。
從“流量出圈”轉向“留量深耕”,中國入境游已然在攜程等行業深耕者的持續加碼下走向進階之路。
放眼全球,中國入境游極具性價比,外國游客的加速涌入,未來仍將是入境游的常態。
入境游的春天,才剛剛開始。
統籌 | 勞殿 編輯 | 阿渲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酒管財經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任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