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關嶺自治縣花江鎮多德村蜂糖李基地迎來了今年的采收季,一棵棵枝繁葉茂的李子樹扎根山間,宛如把把撐開的“綠色大傘”,用盎然的綠意裝點著昔日的石頭山。李子林里,當地果農上坡下坎,穿梭林間將顆顆個大飽滿的蜂糖李一一摘下,臉上洋溢著豐收的笑容。
“我們村一共種植了3000畝蜂糖李,其中三年以上開始產果的李子樹有1500多畝,每年產值都有數百萬元,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產業。”該村黨總支書記冷攀學站在蜂糖李種植基地里,看著曾經的石山變成了青山,青山又成為“金山”,心中感慨萬千。
石頭山里打造生態果林
多德村是花江鎮石漠化較為嚴重的村子之一,滿山坡裸露著的石頭一直制約著村子的發展,長期以來當地群眾只能在石頭山上種玉米,但由于石漠化的影響,往往一畝地一年忙到頭只能收上五六百斤,日子過得相當清苦。
石頭山里長出李子樹
“我們村共有5000畝左右的耕地,其中好田好地僅有百余畝,其他的都是石漠化相當嚴重的石坡地,發展傳統農業,往往事倍功半,產業發展不起來,許多村民只能選擇外出務工。”冷攀學告訴記者,為了打破困局,該村一直在積極謀劃各種產業,在石山石坡里先后種過枇杷和花椒,但均以失敗告終。
2018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開始幫扶多德村,針對村子石漠化嚴重這一實際情況,制定了“石漠化治理+生態產業”的發展思路,先后投入上百萬元打造了占地數百畝的蜂糖李種植基地,并通過示范帶動使村民們紛紛投入到蜂糖李產業的發展中來。
個大飽滿的蜂糖李
“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的幫扶下,蜂糖李在村里的石山石坡上扎下了根,也讓大伙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有了發展的動力。如今,家家戶戶都種植蜂糖李,三棵李子樹的產值就相當于一畝苞谷地,經濟價值翻了幾十倍。”冷攀學說。
從最開始的數百畝,到如今的3000畝,多德村在石頭山里打造的生態果林越來越大,不但讓當地農戶的腰包鼓了起來,還有效治理了石漠化,原先光禿禿的石頭山變成了綠油油的李子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雙豐收。
甜蜜產業助力群眾增收
在多德村的蜂糖李種植基地,從鎮寧自治縣來到該村采購李子的水果商販王江請了當地十來名村民采果、選果,并按照不同大小規格進行分裝。
農戶正在選果
“多德村的蜂糖李品質相當不錯,今年我一次性就定了20多畝的李子林。”王江說。近段時間,只要不下雨,多德村的果農冷攀定夫妻倆必然會起個大早到自家果林里采摘李子,或是通過抖音、微信“線上”銷售,或是水果商販到地里購買,亦或是直接賣給村合作社。用他的話來說:“李子好,不愁賣。”
冷攀定是多德村第一批種植蜂糖李的村民,也是該村蜂糖李產業的種植能手,經過多年積累和自我學習,他所培育出來的蜂糖李,不僅個頭大、味道甜、品相好,產量也比別人高。
“蜂糖李比其他李子品種‘嬌貴’,修枝、殺菌、除草、驅蟲是一樣都不能少,只有精心管護,才能在保證李子品質的前提下,不斷提升產量。”冷攀定告訴記者,今年,每斤蜂糖李能夠賣到20元以上,預計40多畝李子林年產值在二三十萬元。
在多德村,如冷攀定一樣在石頭山里種植蜂糖李,實現增收致富的村民還有很多。今年,該村成功申報蜂糖李產業配套基礎設施以工代賑項目,將投入500萬元建設長7公里寬1.5米的采摘步道,6個蓄水池,8000米果林管網,并硬化現有的產業機耕道。
冷攀學說:“我村的蜂糖李產業配套基礎設施以工代賑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建成后將對蜂糖李產業發展帶來極大助力。在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同時,我們也將在產業提質增效上下足功夫,采取聘請本村種植能手長期指導和邀請各級農技專家實地指導的方式,持續提升果農的種管能力,把‘好品質’作為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和市場競爭的基礎。”
中航力量助推產業發展
多德村大巖腳組的果農韓克榮午飯過后,將三筐剛摘的優質蜂糖李用農用三輪車運到村委稱重、裝盒,這一盒盒精品蜂糖李將通過快遞物流銷往全國各地。
多德村所產的優質蜂糖李
“村合作社收購蜂糖李,讓我們果農不出村就能賣李子,大大降低了時間和經濟成本,省心、省事、又省力。”韓克榮說。
自2024年開始,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駐多德村第一書記的統籌和幫助下,該村蜂糖李產業采取“幫扶單位+村級合作社+果農”的發展模式,以聯農、帶農、助農為目標,打造“多德有李,禮行天下”的多德村蜂糖李品牌,并通過消費幫扶等方式,由村合作社向果農收購蜂糖李,精心挑選直徑超過4厘米的蜂糖李,以精品禮盒的形式在愛心航空、愛福客等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電商平臺上進行銷售,口碑、反饋極好,推薦率和復購率很高,每天都有20多個訂單。
“我們不僅將村里的優質蜂糖李推薦到愛心航空、愛福客等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電商平臺上銷售,還積極聯系了中航重機、宇航、安大等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下屬企業進行大批量集中采購,切實幫助果農拓寬銷路,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也進一步打響多德村蜂糖李品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駐多德村第一書記王威說道。
除了在打造品牌、消費幫扶上發力,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還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上持續加大幫扶力度,針對多德村蜂糖李核心種植區交通不便,農戶種、管、采、銷較為困難這一問題,投入53萬元硬化產業機耕道2.5公里,有效解決了困擾當地群眾多年的發展難題。
多德村黨總支書記冷攀學(左)和駐村第一書記王威(右)查看蜂糖李結果情況
今年4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又給予幫扶資金15萬元,結合多德村實際情況,積極謀劃“林+藥”項目,充分利用好蜂糖李種植基地的林地資源,以“試點種植”的方式,把套種中藥材黃精的67畝林地作為試點,種植了11萬株藥苗,實現“以產養產,一地雙收”的目標。
王威表示:“我們將持續加大對多德村的幫扶力度、精度和溫度,特別是在蜂糖李產業的提質增效、農技培訓、市場銷售、渠道開發和品牌塑造上花心思、下功夫、謀發展,把多德村蜂糖李的產業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響,讓更多老百姓在產業發展中增收致富,真正讓石山變青山,青山成‘金山’。”
來源:掌上安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