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沖突的緊張局勢中,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 - M 彈道導彈迎來重大技術突破。近期,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城市空襲力度的加強,烏克蘭空軍發言人尤里?伊赫納特于 2025 年 5 月 24 日表示,升級后的伊斯坎德爾 - M 導彈采用了準彈道飛行路徑,飛行中可執行機動動作,這使得依賴軟件計算攔截點的美國原產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難以準確預測其位置。不僅如此,每枚伊斯坎德爾 - M 導彈在最終接近目標時,還能夠釋放雷達誘餌,進一步干擾導彈防御系統。
這種雷達誘餌作為反制措施,能夠掩蓋導彈實際路徑,產生虛假目標,讓敵方雷達系統陷入混亂。早在入侵烏克蘭之前,伊斯坎德爾 - M 的誘餌能力就作為機密未在出口變體中展示。如今,隨著技術的蛻變,它在愛國者系統面前,如同 “地獄雨” 般降臨。不過,也有人指出,伊斯坎德爾 - M 自 2000 年代初運營以來,一直具備先進的反制手段,但此次烏克蘭方面的描述,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其升級效果,甚至可能混淆了與朝鮮 KN-23 導彈相關的改進。
與此同時,烏克蘭空軍在 5 月 25 日俄羅斯發動的激烈空襲中,披露了這些關于 “升級版” 伊斯坎德爾 - M 的信息。此次襲擊以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無人機組合的方式,對烏克蘭關鍵基礎設施和防空系統展開攻擊。而愛國者系統作為烏克蘭庫存中最先進的防空系統,雖面臨伊斯坎德爾 - M 的挑戰,但烏克蘭空軍認為攔截并非徹底失去希望,其合作伙伴也在努力改進系統能力。也就是說,美國軍工也需要根據伊斯坎德爾 - M的實戰數據,對愛國者防空系統進行必要的改進。雙方在導彈攻防領域的技術博弈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每一次新手段的應用與應對策略的調整,都深刻影響著戰場態勢走向。 從技術對抗角度來看,俄羅斯對伊斯坎德爾 - M 的升級,不僅是武器性能的提升,更是對美制防空體系的針對性突破,這無疑給依賴愛國者系統的烏克蘭防空帶來了沉重壓力。
自俄烏沖突以來,愛國者系統需求大增,美國積極推廣其為抵御俄羅斯導彈的關鍵防御力量,且該系統此前也成功攔截過多種俄羅斯武器。不過,烏克蘭目前僅擁有六套愛國者電池,國防分析人士估計至少需要 25 套才能實現完整領土覆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此前提議以 150 億美元購買 10 套愛國者防空系統,烏克蘭國防部長魯斯特姆?烏梅羅夫本月也與雷神公司相關人員討論了增加防空系統的迫切需求。然而,基輔在面對俄羅斯導彈技術升級時,能否通過獲取更多愛國者系統守住門戶,仍充滿未知數。隨著伊斯坎德爾 - M 展現出強大的技術優勢,基輔的天空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其門戶似有洞開之危。
從這個戰例可以看出,防空反導系統攔截彈道導彈的努力,遠遠趕 不上彈道導彈在突防技術上的進步。美國人或者要清醒一點了,未來一旦面對解放軍的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導彈雨,其現有防空體系恐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