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晨、童韻萱
近日,衢州今年第1號總河長令《關于加快全域幸福河湖建設助力城鄉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提出以全域幸福河湖建設助力城鄉融合的九大舉措。
2024年第1號總河長令聚焦河湖長履職機制建設,核心是深化“三走進一報告”制度(即走進重大建設項目、問題現場、親水窗口,落實重大事項報告),強化河湖長責任閉環,確?!懊織l河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而2025年的第1號總河長令則轉向服務城鄉融合發展,強調通過河湖治理推動“強城、興村、融合”三篇文章,實現生態資源向城鄉發展動能的轉化。
“今年1號令重點是推進全域建設幸福河湖,關注點一是重大治水建設項目;二是建設老百姓可感可及民生親水惠民設施;三是促進水產業融合發展。同時推動要素集聚幸福河湖建設,以深化河長制推進河湖治理保護。”衢州市河長制辦公室工作專班主任陶紅平說。
今年全域幸福河湖建設助力城鄉融合共有九大舉措。首先,推動河湖資源要素集聚,圍繞產業集聚、人口集中、服務集成,沿“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10條發展軸,統籌加快全域幸福河湖建設。重點聚焦中心鎮、重點村優化項目布局,推動河湖治理、親水設施與產業融合。
其次,優化城鄉防洪排澇體系,牢固樹立全市防洪排澇“一盤棋”理念,著力提升干流堤防防洪能力,打通農村水系“毛細血管”,構建城鄉融合“無差別化”防災避災體系。強化水資源安全保障,穩步推進“一縣一庫、十庫新建、十庫擴容”工程建設,提升整體蓄水供水能力。著力消除城鄉飲用水保障差距,構建城鄉供水一體化安全保障體系。
再次,維持河湖生態環境健康。強化珍稀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科學實施增殖放流,推進公益林與濕地修護。加強干支流、水庫、水電站生態流量動態監管,恢復河道自然屬性與生態廊道功能??茖W有序推動河湖空間開放,堅持“抓、放”并舉,將河湖水域岸線保護與利用融入國土空間規劃。依托河湖自然稟賦與人文特色,合理開發利用岸線空間,助力濱水產業發展。
加大親水惠民設施建設力度,高品質建設濱水綠道、天然泳場、垂釣平臺、露營灘地、嬉水堰壩等普惠性、多樣化親水設施,讓幸福河湖“可親、可感、可及”。推動涉水產業培育發展,深挖河湖資源經濟價值,研究布局“原水、重水、濱水”三大產業。在發展“重水”產業中,推動高端制造業與涉水高附加值產業增長,打造濱水產業,積極發展水療康養、休閑旅游、水上運動。
最后,注重水文化發掘傳承與保護,積極發掘與保護傳統歷史文化。對重要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修復保護與傳承推廣并舉。通過水利展示館、水文化公園等載體,講好新時代“水故事”。深化河湖長機制保障,持續強化河湖長制聯席會議制度,深化跨部門、跨流域聯防聯控機制。深化“三走進一報告”制度,建立河湖治理保護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問題清單、責任清單。鼓勵民間組織參與護水,形成全民護水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經對比,今年與2024年的1號總河長令側重不同,集中體現出從一以貫之深化河湖長制,促進履職規范化常態化向實現河湖生態價值轉化與城鄉一體融合發展突破,通過產業賦能,空間開放與文化挖掘,將河湖治理保護與開發利用深度融入區域高質量發展框架。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市級河湖長共巡河22次,巡河率100%;縣級河湖長共巡河382次,巡河率1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