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伊朗簽署停火協議,但這僅僅是暫停而非徹底的停火。停火協議之后,以色列一直都在滿負荷從美歐運來各類炸彈、導彈、彈藥基礎材料和各類作戰物資,為新一輪沖突做準備。伊朗與以色列簽署停火協議,但是胡塞武裝并沒有停止對以色列的襲擊。胡塞武裝連續發射無人機和高超音速導彈,擊中以色列機場等重要設施,給以色列造成巨大麻煩和損失。以色列在經過準備之后,突然不宣而戰發起了針對胡塞武裝的猛烈轟炸,再次開戰。
不宣而戰的突襲,代號“黑旗”的戰略震懾,以色列要對胡塞武裝下狠手。夜空中的以色列戰機如暗影般掠過紅海,2000公里外的也門港口在凌晨時分突然炸起沖天火光,以色列突然對胡塞武裝不宣而戰。7月7日凌晨,以色列國防軍發動代號 “黑旗”的軍事行動。以色列多架戰機組成編隊,從以色列南部基地起飛,經過空中加油長途奔襲,兵分三路對也門胡塞武裝控制的荷臺達、薩利夫和拉斯-伊薩港口發動了20余次轟炸。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在聲明中警告,胡塞武裝將遭遇和伊朗同樣的命運,受到以色列致命打擊。拉斯卡提卜發電站和曾遭劫持的“銀河領袖”號船據悉也成為以色列這次打擊對象。衛星遙感圖像顯示,港區多處設施燃起大火,油庫、碼頭、能源設備遭受不同程度破壞。胡塞武裝宣稱空軍擊退了以色列的空襲,但是從現場情況看,以色列轟炸還是比較成功,胡塞武裝缺乏攔截以軍戰機能力。
以色列戰機經過沙特和埃及西奈半島之間的蒂朗海峽向東南方向進入紅海,然后抵達攻擊區域。以色列F-35戰機使用了 “杰達姆”衛星制導炸彈,F-15戰機在攻擊過程中發射以色列自研的“黛利拉”等防區外導彈。美國宣布沒有參與此次打擊行動,但是沒有介紹是否給予以色列軍事行動必要的軍事支持。
重點打擊港口、油庫、接收外部援助中轉站,以色列根本目標就是摧毀胡塞武裝戰爭潛力和打擊以色列能力。以色列這次突襲行動主要打擊胡塞武裝控制的港口、油庫,主要是切了切斷伊朗援助線,摧毀胡塞武裝進一步攻擊以色列的潛力,同時也是為了規避戰爭風險外溢,進而導致更大麻煩。以軍情報顯示,這些港口被胡塞武裝用作接收來自伊朗武器的通道,摧毀了就摧毀胡塞武裝生命線。
胡塞武裝的抵抗不會停止,以色列很難靠空襲徹底解決問題。胡塞武裝控制的電視臺Al Masirah報道證實以色列戰機對胡塞武裝港口的這次轟炸。胡塞武裝新聞發言人葉海亞·薩里亞表示,該武裝成功應對來自以色列戰機的侵略。胡塞武裝在遭遇空襲后明確表示不會認輸,不會停止對以色列本土的襲擊。
胡塞武裝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不懼怕美英聯合空襲,也不懼怕以色列空襲。胡塞武裝的地緣優勢明顯,扼守曼德海峽的“咽喉部位”,能夠對美英和以色列等船只進行封鎖與襲擊。胡塞武裝過去遭遇美英幾十次空襲都沒有傷元氣,最根本的就是該武裝根本沒有大的戰略目標,導彈發射架都是分開部署。美英無法通過空襲震懾住胡塞武裝,以色列就更難通過空襲打服胡塞武裝。
以色列多線作戰,面臨較為嚴峻的戰略困局。以色列在停止與伊朗的沖突之后,依然是多線作戰,分別是加沙戰線、黎巴嫩戰線、敘利亞戰線、也門戰線。多線作戰對以色列空軍和后勤系統構成嚴峻考驗。以色列僅有7架老舊的波音707加油機,難以支撐高頻率的遠程打擊行動。軍事專家張學峰認為,以色列難以對胡塞武裝進行常態化打擊。主要障礙包括目標選擇局限(只能打擊大型固定設施)、情報收集困難(依賴衛星和有限無人機)、以及后勤保障不足。
以色列在多線壓力下,面臨“戰略收縮”與“主動出擊”的艱難抉擇。胡塞武裝已經明確了要對以色列實施報復,將加大對以色列本土目標和海上目標的襲擊力度,這會讓以色列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從加沙到黎巴嫩,從敘利亞到也門,四個戰場的烽火同時灼燒著以色列的軍事資源。同時戰火不斷燃燒也沖擊以色列經濟,這對于以色列戰略都將造成巨大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