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暫緩期將于7月9日結束,在這個節骨眼上,特朗普和美財長貝森特都開始對全球100多國進行極限施壓。貝森特在電視節目中表示:對部分國家的關稅將非常高,最高將達到70%,總而言之是越反抗,關稅越高。
但在這個時候,特朗普單獨把中國撇在一邊,接連對中國釋放“善意”,取消部分對華出口限制,包括C919發動機、乙烷和EDA芯片軟件,還高調宣稱準備率領一個龐大的商業代表團訪華談一筆大生意,這一反常舉動引發外界猜測:難道特朗普真要對中國妥協?事實上,特朗普的如意算盤,中國看的很清楚,特朗普現在要解決幾個棘手的問題,才能更好的對付中國,因此不得不調整策略。
第一個棘手問題:馬斯克成立“美國黨”,沖擊特朗普政府的maga派基本盤
首先是,當地時間7月5日,馬斯克突然宣布:新黨“美國黨”正式成立。而且,馬斯克還明確表示:美國黨明年就會參加大選。如果在世上只能最后做一件事,那這件事就是讓支持“大而美”法案的共和黨議員輸掉初選。
哪怕特朗普公開威脅“把你趕回南非老家”,要讓馬斯克成為“一個沒有國家的人”,也沒有阻止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聲稱要代表“美國80%沉默的民眾”。特朗普6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說,看到馬斯克在過去五周完全“脫軌失控”,感到難過。
考慮到因為“轟炸伊朗”等政策,特朗普與他的支持者“maga派”已經出現了裂痕,加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將到訪美國“求救”。因為內塔現在面臨國內多項貪腐指控,他靠著訪美才躲過了出庭受審。如果特朗普幫助內塔,可能造成他與“maga派”的裂痕擴大,不排除一些人加入馬斯克的政黨,引發特朗普陣營的系統性風險。因此,要全力解決國內問題,再回頭應對與中國的“關稅戰”。
其二個問題是,中國實力太強,不宜硬碰硬,先突破東盟防線,再圍堵中國產業鏈
特朗普第一輪與中國硬碰硬對抗已經輸了,意識到中國實力太強,不宜硬碰硬,而是要采用迂回圍堵策略。在剛剛過去的幾天時間里,已經有兩個東盟成員國(越南與柬埔寨)與美國達成了基本協議,值得一提的是柬埔寨這個東南亞小國與美國的貿易額才100多億美元(2024年數據),竟比1400億美元規模的越南跪得還快!這給印尼、馬來西亞等還在抵抗的東盟國家開了個壞頭。
而7月7日的最新消息,泰國那邊也有動靜了,泰國財政部長比猜官宣:“為了避免被美國加征高關稅,泰方已向美國提交了一份最新的貿易提案,希望能跟美方盡快談妥。”4月份,特朗普宣布將向泰國征收36%的關稅。
越南+柬埔寨接連失守,東盟防線已出現裂縫,特朗普接下來還需要搞定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但可以預測的是,菲律賓基本會跪,經濟單一,過于依賴農產品與旅游業的泰國以及擔心電子產業受沖擊的馬來西亞與印尼,也很難扛住壓力。
現在特朗普還需要時間來一家家去施壓,去談判,談成之后,就把東盟變成美國"代工廠",替代中國制造。所以,現在先不跟中國剛下去,而從東盟下手,本質上就是為最后形成圍堵之勢爭取時間與空間,逼中國妥協做鋪墊。
第三個問題,特朗普需要花大力氣去搞定印度與歐盟日韓
除了破除東盟防線之外,特朗普還需要花大力氣去搞定印度與歐盟日韓。
先看印度。原本特朗普以為工業基礎與經濟體量遠不如中國的印度并不難搞定,但是沒有想到印度的想法是中國行我也行,成了最頭鐵的那個,擼起袖子就要跟特朗普硬剛到底。印度稱,美國征收的關稅總額將達7.25億美元,新德里將對原產于美國的產品征收“相同金額的關稅”。
而且特朗普政府怎么都沒想到: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反而把金磚組織團結了起來。當地時間7月5日,金磚成功發布了關于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聯合聲明,呼吁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并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此前,印度對此事有不同意見,所以金磚在該問題上的推進一直不是很順暢。但現在,莫迪的突然醒悟,顯然跟特朗普推出的“對等關稅”有直接關系。
而這一聲明直接劍指美元霸權,而且印度央行宣布和阿聯酋、俄羅斯、印尼等國簽署本幣互換協議,大宗商品交易,不用美元,改用盧比,這波操作直接打到美元的命門。
因此,印度這波也已經讓特朗普看走了眼,要逼迫印度投降,特朗普還需要另想新招。
此外,日本、韓國、歐盟這3個美國最大的盟友,都受到了特朗普的極限施壓,但這些美國鐵桿盟友反而都在硬扛。特朗普對日本開出了或高達35%的關稅威脅,對歐盟則開出了50%。日歐目前表現得都還比較強硬,但能扛多久,就看特朗普接下來還能造什么牌來拿捏它們了,不過,這一切都還需要時間。
結語:
特朗普現在單獨撇開中國,因為他知道中國是世界范圍內最難啃的骨頭。馬斯克剛剛成立了“美國黨”,搞得共和黨和民主黨如臨大敵,歐盟日韓方面,還要花時間逼它們低頭,現在印度也跳出來破壞特朗普的大計,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特朗普不得不暫時放緩對華強硬姿態。
特朗普現在最怕的,就是內外壓力同時爆發,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只能先挑軟柿子捏,先處理好美國國內的問題,處理好跟其它國家的“對等關稅”問題,再與中國進行最后的關稅談判,眼下對中國示好,不過是爭取時間與戰略空間的權宜之計。
特朗普用"各個擊破"的戰術圍堵中國,問題是,美國國內馬斯克的“美國黨”后續必然掀起更大政治風暴,與其他國家的談判破局也并不容易,時間并不站在他這邊。
這場貿易世界大戰進入倒計時,我們不該抱幻想,近段時間咱們中國要做的就是與歐盟、日韓的貿易談判,與東盟多做溝通,啟動東盟"抗美"援助計劃,做好反制美國"關稅核彈"的準備,避免被特朗普政府鉆了空子。更多情況,讓我們持續關注。
作者: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