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財經調查》欄目發布重磅報道,揭露了電商平臺"零差評"背后的灰色產業鏈。調查顯示,小紅書、閑魚等平臺已成為網絡水軍接單重災區,水軍機構通過暗語招募、劇本化評論、差評清洗等手段,系統性偽造消費評價,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
報道中,記者親身體驗了虛假刷單、偽造探店筆記等操作,揭示了從"好評造假"到"差評消失"的全套黑產運作模式。
暗語接單:從"刷單"到"S蛋"的隱蔽招募
記者調查發現,在小紅書、閑魚等平臺搜索"刷單""控評""水軍"等關鍵詞時,平臺會彈出明確的提醒和警告。然而,水軍機構已進化出"S蛋""魚塘"等暗語體系來規避監管。當記者在小紅書上輸入這些替代暗語時,立即搜索出大量隱晦的招募帖。
一位名為KIKI的水軍中介向記者透露,刷評業務明碼標價:正面評論1元1條。她手把手教記者如何為一款名為沫芮的洗護用品刷評引流。刷手們需要偽裝成"已購用戶",按照中介提供的圖文模板發布虛假好評,而這些產品他們自己從未使用過。
更令人震驚的是虛假交易全流程。記者接到的任務是為淘寶一款標價829.9元的不銹鋼壁龕刷好評。通過客服改價后,記者僅支付95元就完成交易,隨后收到店家轉賬100元(含5元傭金)。商家未真實發貨卻偽造了物流信息,僅花費5元就獲得了一個"真實"好評。
探店造假:從"必須到店"到"自由創作"的虛假筆記
調查發現,不光是網絡水軍在暗中操作牟利,個別正規平臺為了整體流量和利益,也在暗中撮合刷評控評模式。
大眾點評推出的"全民搭伙來探店"項目中,分為必須到店和自由探店兩種模式。記者獲得的金玨全齡多維語言成長學院探店任務采取"自由探店"模式,商家明確表示大部分人都是通過線上聯系,根據提供的圖片和文案提交探店筆記。
在"必須到店"的美萊醫美機構,工作人員僅帶領記者參觀8分鐘,卻要求筆記中著重介紹記者從未體驗過的黃金微針項目,還要提及一位素未謀面的醫生。記者僅憑拍攝的照片和其他筆記參考,就完成了一篇圖文并茂的"體驗式"探店筆記,10天后獲得平臺支付的12.96元報酬。
差評清洗:從"負面壓制"到"舉報封號"的灰產生態
閑魚平臺衍生出完整的"差評清洗"產業鏈。某賣家公開叫賣"負面壓制服務",聲稱可讓差評"48小時內消失"。其操作手法包括用大量新注冊賬號發布夸贊式好評稀釋差評權重,或通過投訴舉報迫使平臺刪除負面內容。
記者測試發現,某店鋪在收到3條差評后,經水軍介入,24小時內好評率從72%飆升至98%。更令人擔憂的是,"舉報業務"已成為水軍們開拓的"新生意"。水軍利用互聯網平臺治理規則進行反向操作,通過威脅封號來敲詐勒索。
聚訫平臺作為高度集約化的信息灰產平臺,提供從漲粉、播出量到引流、控評的一站式服務。記者體驗發現,在QQ音樂、抖音、快手上,一分鐘竟能漲1100個粉。該平臺甚至形成了"封號圈"的細分業態,通過拜師學藝、開宗立派,網羅青少年和無業人員從事這項工作。
中國消費者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網絡購物投訴中,涉及虛假宣傳的占比達37%,較去年同期上升12個百分點。法律專家指出,水軍行為已涉嫌違反《電子商務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最高可處200萬元罰款。
面對央視曝光,小紅書回應稱已封禁違規賬號12.3萬個,攔截疑似刷單筆記560萬條;閑魚則強調"嚴禁任何形式的虛假交易"。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在閑魚搜索"好評服務"仍能發現大量隱晦表述,某賣家直言:"我們用諧音詞交流,系統查不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