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4日這天,美國人本該開心慶祝獨立日。結果呢?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卻在這時候悄悄生效了。
沒想到啊,《紐約時報》那位老牌專欄作家弗里德曼直接開炮,說這法案是在"讓中國再次偉大",14億中國人估計都看笑話了。
這法案到底哪里有問題?美國咋就變成"豬隊友"了?
作者-陽
輿論炸鍋,媒體怒了
弗里德曼這次是真的急眼了。這位在《紐約時報》寫了幾十年專欄的老爺子,平時說話都挺溫和的,這回卻直接懟上了特朗普。他在那篇題為"讓中國再次偉大"的文章里,話說得那叫一個毫不客氣。
"你聽見東方的笑聲了嗎?"弗里德曼在文章開頭就這么問。他說,特朗普的這個法案簡直是在給中國送大禮,讓14億中國人看美國的笑話。這話一出,美國媒體圈就像炸了鍋一樣。CNN、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一個個都跟著起哄,紛紛轉載這篇文章。
更有意思的是,這股風還刮到了海外。英國《金融時報》直接用了"美國的戰略性自殘"這樣的標題。德國《商報》也不客氣,說特朗普這是在"自廢武功"。就連日本的《朝日新聞》都發表社論,說美國這次是真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這些媒體的集體發聲,讓特朗普政府有點坐不住了。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在記者會上,被問得是滿頭大汗。她只能不斷重復那套"美國優先"的說辭,但連她自己說的時候都顯得底氣不足。媒體這么鬧騰,你說法案得有多離譜?
這法案,簡直是"坑爹"操作
你別說,仔細一看這個《大而美》法案還真挺坑的。說是減稅,結果富人占便宜,窮人買單,這不是典型的劫貧濟富嗎?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計算,這法案通過后,美國最底層的10%家庭,每年平均要損失超過1600美元。
而那些本來就富得流油的1%,每年卻能多拿1.2萬美元。這么一算,貧富差距不是要拉得更大?美國收入最高的10%人群,收入本來就是最低10%的13倍以上,這下好了,估計能變成15倍、16倍。
更氣人的是,馬斯克這個曾經給特朗普站臺的首富,現在氣得要另起爐灶。這哥們兒在推特上連發幾十條,說法案"令人作嘔"、"瘋狂可恥",甚至威脅要成立"美國黨",直接跟共和民主兩黨撕破臉。
特朗普呢?也不含糊,直接放話說要"調查馬斯克的公司",看看他從政府拿了多少錢。這哪里是政策分歧,分明就是政治報復嘛。
國會那邊也是一片混亂。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拿著圖板說法案能節省5000億美元,民主黨領袖舒默立馬拿出自己的"紙板"反駁,說會增加4.45萬億赤字。兩個人在國會大樓里你來我往,就像小學生吵架似的。
舒默更是直接開懟:"你說這法案能讓美國再偉大,我看這只是個'大而美'的騙局。"內斗成這樣還不算完,更要命的是能源政策完全搞反了。
新能源政策,這不是自廢武功嗎?
內政搞成這樣已經夠嗆了,外策更是昏招連連。特朗普這個《大而美》法案,把拜登時期的新能源政策全給推翻了。
原本美國在清潔能源上還能跟中國掰掰手腕,現在好了,說不玩就不玩了。拜登政府花了幾千億美元搞的《通脹削減法案》,給風能、太陽能、電動汽車提供的那些補貼,特朗普一筆勾銷。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對石油、天然氣、煤炭的大力扶持。這不是跟時代潮流對著干嗎?
特斯拉首當其沖成了受害者。馬斯克算了一筆賬,光是失去購車補貼這一項,特斯拉就要損失12億美元利潤,這還不算每年20億美元的積分交易收入也沒了。難怪這哥們兒氣得要跳腳,說法案"令人作嘔",這是切膚之痛啊。
更要命的是,法案還設了跟中國企業合作的限制條款。這下好了,大量中美科技合作項目被迫終止,美國企業想要全球最強的電池技術?門都沒有。這就像是自己切斷了技術補給線,讓美國在新能源競爭中越來越被動。
投資人一看這架勢,趕緊撤。外國持有的美債比例從十年前的45%暴跌到現在的28%,連一向跟美國關系鐵的日本,4月份都拋售了139億美元的美債。錢包比人跑得還快,這話真不是瞎說的。
美國這么一折騰,中國反倒成了最大贏家。
中國笑了,機會來了
還真別說,《紐約時報》這話有道理。美國這邊忙著"向內轉",中國那邊卻在全速前進。
中國新能源這兩年搞得風生水起,數據亮眼得不行。根據最新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中國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同比增長15%,全球占比達到62%。光是今年前5個月,新增光伏裝機就有1.96億千瓦,相當于48座三峽電站的發電量。
更厲害的是,中國不光自己用,還大量出口。太陽能、風電、電動車電池,這些領域中國不僅實現了自給自足,還成了全球主要供應商。
現在各國都愿意跟中國談新能源合作,話語權嗖嗖往上漲。在"南南合作"機制中,中國的參與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儼然成了發展中國家綠色轉型的領頭羊。
反觀美國,新能源補貼說砍就砍,相關企業哭都來不及。不少清潔能源初創公司直接宣布縮減項目,有的甚至準備關門大吉。這種情況下,美國在全球綠色科技領域的話語權能不往下掉嗎?
這下好了,中美徹底走上了兩條道。中國這邊加速布局新能源,在東南亞、中東、非洲推出一個又一個綠色項目合作。美國那邊呢?回到化石能源的老路上,還美其名曰"能源獨立"。
歷史就愛開玩笑,美國"美國優先"的結果,反倒成全了中國的全球布局。弗里德曼在文章最后感慨:"特朗普的法案不僅沒讓美國偉大,反而讓中國站上了世界的高地。"
結語
這場鬧劇啊,說白了就是兩種思路的較量。美國那邊想著"關起門來過日子",試圖用老一套重現輝煌;中國這頭呢,敞開懷抱擁抱世界,借著全球化的東風構建新格局。
弗里德曼老爺子的感慨還真不是瞎說,當美國忙著"懷舊"的時候,中國已經在"創新"的路上狂奔了。
你覺得這種"此消彼長"的趨勢還能持續多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