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網上有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就是 “西方偽史論” 突然火了起來,這個論任務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的歷史存在大量造假,甚至全部是近現代西方人偽造的。
相信大家在刷抖音的時候,經常會刷到這樣的視頻,說什么“西方科技都是偷《永樂大典》的”“鄭和比哥倫布先發現美洲”,甚至還有“明朝亡于核試驗失敗”這種離譜到家的說法。
搞笑的是,這些視頻動不動就是幾萬點贊,評論區里一片“原來如此”“老祖宗牛逼”的歡呼。
說實話,第一次看到這種視頻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哪個搞笑博主在整活。結果點開主頁一看,沒想到人家是認真的。
最讓我驚掉下巴的是,連浙江大學的教授都摻和進來了。這位教授不光自己發這些東西,還因為小號被封了跳出來抗議,說平臺不該禁西方偽史論。
這就很魔性了。
教科書上白紙黑字寫的歷史不信,非要信這些連基本邏輯都沒有的陰謀論?正規歷史學家幾十年考證出來的結論不看,非要看幾個連史料都讀不懂的“民間科學家”的腦洞?這就像放著三甲醫院的大夫不信,非要找村口跳大神的看病一樣離譜。
浙大怕是真得好好查查,老師隊伍里怎么混進這種人了。
為什么這種明顯反智的內容能火起來?我琢磨著大概有這么幾個原因:
首先,現在有些人確實好忽悠。你跟他講科學道理,他捂著耳朵說 “不聽不聽”,就喜歡聽這些“驚天大秘密”,越是顛覆常識他們越來勁。你跟他擺事實講道理,他回你一句“都是西方人的陰謀”,這還怎么聊?
就像我老家有個親戚,非說登月是假的,NASA的照片都是在攝影棚拍的。我給他看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他居然說“那也是美國人提前埋好的”。
其次,短視頻平臺就是個“傻子共振器”。算法把一群愛看偽史論的人湊在一起,你發個“愛因斯坦抄永樂大典”,我回個“金字塔是明朝修的”,大家互相點贊轉發,越看越覺得自己掌握了宇宙真理。
這就像一群井底之蛙開視頻會議,個個都覺得天就井口那么大,還覺得自己特別有見識。
還有些騙子純屬是看準了這里面有利可圖,故意帶節奏,流量香啊。
隨便編個“西方偷中國科技”的故事,配上激昂的BGM,再打上“愛國正能量”的標簽,分分鐘十萬點贊,然后趁機能帶貨、搞打賞,收割一波韭菜。
平臺其實早就知道這些人在胡扯,但因為打著 “弘揚傳統文化”“激發民族自豪感” 的旗號,看上去像是正能量,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這些胡說八道的東西傳播。
不過最近風向好像變了,平臺終于開始收拾這些偽史大V了。像什么“昆羽繼圣”“生民無疆”的微博、公號等賬號接連被封,更被圈里人稱為 “永樂大典最黑暗的一天”。
這幫人現在哭天喊地,說什么“打壓學術自由”,笑死,造謠也算學術?
我覺得是封得太晚了,早該讓這些“歷史發明家”消停了。
國家現在要搞文化交流,要展現開放包容的形象,總不能讓人家外國學者一來中國,發現滿大街都在傳“莎士比亞是明朝人”吧?這跟招待客人前得先打掃房間是一個道理,總不能讓人家踩著滿地的瓜子殼進來吧?
現在平臺開始整治這些反智言論,說明網絡環境確實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也讓大家看清楚了,有些所謂的 “正能量”,其實是低級紅、高級黑。
當然,封號只是治標。要治本還得靠教育,得讓更多人明白: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靠歪曲歷史、編造神話得來的,是敢于承認“四大發明”也有局限性,是能坦然面對近代的落后同時又看到今天的進步。
靠意淫祖先無所不能來獲得自豪感,那跟阿Q的“我祖上比你闊多了”有什么區別?
希望經此一役,網上少些這種沒營養的鬧劇,多些正經的歷史科普,那才是真的對大家有好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