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地,武器統統地交給皇軍,空手地離開。”日軍軍官驕橫地命令。傅冠軍營長大聲怒斥說:“人可以撤離,但槍絕不能繳。”話音剛落,早已做好準備的日軍向他一陣齊射。
這一刻,是1931年9月19日凌晨4點30分。就在頭一天,“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凌晨,駐東北各地的日本關東軍同時接到攻擊的命令,駐守在新京(長春)附近的日軍第4聯隊主力,迅速撲向長春城外的東北軍寬城子兵營。距離兵營一里地時,日軍提出與守軍面洽。
寬城子守軍是東北軍23旅662團2營600余官兵,營長是傅冠軍少校。由于昨天傅營長也接到了上級“力避沖突”的命令,面對日軍來襲,一籌莫展的傅營長只得與日軍周旋。
哪知傅營長話一說完,竟遭到日軍亂槍射擊,傅營長身中數彈當場犧牲。
躺在地上的是傅冠軍少校
視角轉向6年后,河北宛平城外。
從回龍廟向方向來了一個中隊的日軍,平端著機槍和步槍,氣勢洶洶地逼向鐵路橋東的國軍陣地。“站住,不許再往前走!”排長申仲明跳出掩體,向日軍發出警告。日軍在40米開外停住腳步,一個軍官朝申仲明喊話:“我們是來尋找一名失蹤的士兵,請你們讓開路。”“這里沒你們的士兵,請立刻離開。”申仲明義正辭嚴地回復,他的話音剛落,日軍軍官疾速閃向一旁,后面的日軍朝著申仲明一陣齊射。
這一刻,是1937年7月8日清晨。就在頭一天,日軍炮轟宛平城,29軍37師立即進入戰備狀態,110旅219團3營11連負責防守鐵路橋,排長申仲明身處鐵路橋東一線掩體,不料遭到早有準備的日軍亂槍射擊,申仲明當場犧牲。值得一提的是,申仲明是共產黨員,他也由此成為全面抗戰爆發后,我黨犧牲的第一位烈士。
電影“七七事變”中申仲明司劇照
這兩場事變的細節同時呈現出來,不難發現日軍的伎倆如出一轍,先提出無理要求,再開槍挑起戰端,都是通過栽贓誣陷中國軍隊為借口。
“九一八事變”,日軍炸毀了柳條湖鐵路,誣陷是東北軍所為;“七七事變”,日軍以丟失一名士兵為由,炮轟宛平城,從這兩起事件高度相似的手段上不難看出,侵華日軍極其無賴無恥的本性,做壞事前一定要炮制一個自己受委屈的由頭,從而為自己的罪惡尋找理由。
我們再一起回顧“九一八事變”的寬城子之戰和“七七事變”的中日之戰。
傅冠軍營長倒下了,東北軍官兵們立刻炸了,立即進行反擊,官兵們群情激奮,依托俄式建筑,將棉被浸水后做掩體,頑強阻擊進攻的日軍。在日軍裝備精良的火力打擊下,守軍死傷慘重,卻死守不退,靠血肉之軀阻擋日軍一個聯隊達一天時間。與此同時,東北軍南大嶺兵營也受到日軍攻擊,守軍同樣是奮起反抗。
可是僅僅幾個小時前,沈陽北大營第7旅近萬名東北軍弟兄,在自己的營地中被兩個中隊的日軍,像打獵一樣肆意殘殺,不但死了400多人,還丟了北大營。而寬城子的守軍僅有600余人,卻能抵擋日軍一個聯隊一整天,與南大嶺守軍合計打死日軍200多人。同樣都是東北軍,做人的差距怎么這么大呢?
不過實事求是地說,“東北軍一槍未發,拱手讓出了東三省”這個定論,并不完全符合實情。
最終,在東北邊防軍副司令,后來叛變投敵的熙洽嚴令下,寬城子和南大嶺守軍飲恨放棄抵抗,攜帶武器撤出了軍營,長春遂告陷落。
“七七事變”的過程與“九一八”事變有著異曲同工之處。29軍37師在馮治安的指揮下英勇抵抗,給予日寇以重創。然而,張自忠畏敵觀戰,宋哲元舉棋不定,從而錯失了翻盤的良機。日軍增援到達后,在漢奸的內應下,29軍損失慘重,最終丟失了北平。
這兩起發生在近代中國的重大歷史事件,給中國人帶來的是深重的苦難和巨大的恥辱,但其中仍然有傅冠軍、申仲明、佟麟閣、趙登禹這樣的民族英雄,給了我們勇氣、信心和希望。
如今,“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軍艦穿越臺灣海峽,等等現象的出現,不能不讓我們保持高度警覺,似乎這個惡鄰又在重演當年的歷史了。不過,雖然日寇還是日寇,但中國已非當年的中國。
謹以此文紀念“七七事變”88周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