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直觀的感受到兒子和女兒的區(qū)別。我家因為養(yǎng)的是一個小子,所以并沒有體會到女兒的那種軟糯貼心。
家里有閨女的朋友總是說她的女兒怎么怎么的關心她,跟個小棉襖一樣暖心。有兒子的我,只能是腦海里努力回想兒子幼兒園時期對我的“貼心”[捂臉]。
此刻我在寫文章,他在隔壁房間里看游戲解說視頻嘎嘎大笑。十三歲的少年,嗓門能把房頂都掀起來。
養(yǎng)兒子,就是一個馴獸的過程。
這話一點不假,尤其是恰好你的兒子在青春叛逆期,老母親對他們的很多問題是“欲言又止”,想說點啥,又怕用詞不恰當,對面那個“熊崽子”“應激”了,到時候不能“殺敵一千,反倒自損八百。”
媽媽爸爸在他們眼里就是沙包,是游戲里的各種NPC,一言不合就要你當壞人,用qiang崩了你[淚奔][淚奔][淚奔]。
當你有了一個兒子,你就會發(fā)現,原來男人從小就會“裝聾作啞”。
一位年輕的寶媽吐槽: 我兒子我感覺就像貓一樣,看見蟲子一動不動盯著,突然襲擊,看見箱子立馬鉆進去,聽見吃的打開的聲音馬上跑來看看,但是你喊他他聽不見。
他們不僅會選擇性聽自己想聽的話,從他們小嘴里說出來話也是相當的有“殺傷力”。
媽媽個子矮,女兒可能就會說,媽媽像個可愛的精靈。兒子: 媽,你好矮啊!長得像個小土豆似的。
我娃不僅說了,每次從學校住宿回來都要和我比身高,邊比還要邊“嘲諷”我:媽媽你沒我高,媽媽你是土豆。然后再把他上一年的校服給我,非要我穿: 媽,我小學的校服就給你留著了,我看你穿正合適[流淚][流淚][流淚]
養(yǎng)兒子每天都能讓你的心臟提到嗓子眼,因為你不知道下一刻他又要玩什么名堂。
相比較之下養(yǎng)女兒就省心多了。
女孩兒香香軟軟,說話奶聲奶氣,就算是生氣了,聲音也是嬌滴滴的。男孩兒說話直來直去,女兒能夠提供百分百的情緒價值。
累了一天回到家,一打開門,那個軟糯糯的小人就朝你撲了過來,嘴里叫著“媽媽”,“爸爸”我想你們了……打工牛馬上班遇到的那些糟心事兒,瞬間都無影無蹤了。
在很久以前總聽到有人會說養(yǎng)女兒不如養(yǎng)兒子好。或者養(yǎng)兒子不如養(yǎng)閨女好之類的話。
實際上兒子,閨女都是一樣的。
看那些富人圈里面,哪家不是兒子女兒一樣的培養(yǎng)?兒子有兒子的路要走,女兒也有女兒的人生。(雖然有錢人家的兒子女兒多半是用來聯(lián)姻。)
男孩精力的確會很旺盛,所以男孩稍微大點爸爸就要積極的參與進親子關系里。多和兒子互動,多帶他去戶外運動去玩。
男孩們大多數是粗線條,不用太擔憂他心里是否敏感。基本上上一分鐘揍了他哭,下一分鐘就笑嘻嘻的媽媽媽媽了。
女兒從小善解人意體貼人,但是很多父母只會一味的去寵愛女孩兒給她很多的關愛。
沒有教她如何去分辨是非分辨人的好壞。所以就有很多女孩兒被父母養(yǎng)成了戀愛腦。有些是因為在愛的家庭里長大,還有一些是從小在缺愛的環(huán)境長大。
前面那種情況因為他沒有見識過外面的險惡,以為所有的人都是友善的。后面那種因為父母的忽視,長大后就極度的渴望別人來愛,這就給了渣男可乘之機。
男孩女孩都是父母的心頭寶,男孩兒女孩兒的教養(yǎng)方法雖然不一樣,但有一樣是共通的。那就是不論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都要教會他(她)人格獨立,做個三觀正,堅強樂觀豁達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