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考公、考編放到現在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了,筆者認識一個學弟,從大四就開始籌備報考事業編和央國企,準備了兩年,后來上岸了縣級市的公積金崗位,不算其他福利待遇,基本底薪就八千,工作也是非常清閑。
其他同學聽說他如今的收入都羨慕不已,這對于二線小城市來說已經算不錯的了,但在一次閑聊中,筆者得知,他之前考過央企“某草”,進面之后人家直截了當的說再準備50萬,是的沒錯,筆試環節就已經掏出去10萬塊了。
這名學弟權衡了一下工作后的收入和這筆開銷,選擇了放棄,要回了那10萬塊錢,半年后上岸公積金事業編,他說過的一句話令筆者印象深刻——像我們這種普通家庭的孩子,找體制內工作不是為了面子,而是為了切切實實的穩定和生存,不劃算的交易是肯定不能做的。
安徽“最差事業編”擠滿985學霸,網友不解:年入8w圖啥呢?
學弟的這些話可謂是一語中的,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跟風考公考編,甚至忽略了自己做出這份選擇究竟是為了什么,有能力的考生清楚自己考公考編的目的,自然會根據實際待遇去篩選崗位,但并非所有人都有這種自主選擇的權力。
一位安徽淮北地區的考生今年備考事業編,下岸之后發現了一個令他難以接受的事實:在淮北市2025年度人才聘用名單上,擠滿了985畢業的學霸,甚至還有不少C9高校的畢業生,211在這份名單中都算最不起眼的存在了。
像哈工大的碩士、浙江大學的碩士、上海交通大學的碩士,這些C9院校的碩士畢業生,本該是就業市場“香餑餑”的存在,如今卻都擠在了淮北市的事業編名單上,這樣的競爭讓本地考生一時間難以接受。
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搶走了本地考生考編的機會,更因為淮北市該事業編,無論是地域、待遇還是發展都不出眾,遠低于同等學歷在發達地區或私企的收入水平。可他們卻偏偏放棄了大城市的就業機會,選擇了年收入不足8w的的事業單位工作,用網友們的話來說:究竟是圖啥呢?
這樣的疑問在看到專業后就懂了,雖然是985、甚至C9的碩士畢業生,但這些人的專業都是當之無愧的冷門專業——生物工程、化學、環境科學、材料科學、這四大“天坑專業”榜上有名也是絲毫不令人意外。
除此之外,還有像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工作、社會保障、旅游管理等這類就業老大難的文科專業,這些專業在就業市場上面臨較大困境:企業職位少,工作條件差,薪資水平低,且崗位不穩定。
985碩士選擇“最差事業編”,有兩個好處:
面對就業的窘境,這些985的學霸們最終還是選擇了穩定的體制內工作,即使待遇不及預期。不過待遇不好的相反面往往是考試難度相對較低,對于這些想進入體制內的人來說,這類崗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工作量相對輕松的話,一些學霸們也會考慮在工作之余備考待遇更好的事業編,而當下的崗位也就成了他們在體制內道路上的一個跳板,提供穩定的工資作為保障,不必依靠家庭支持全職備考。
更重要的是,基層工作經歷在考取省級甚至中央單位時是加分項,體制內非常重視基層工作經驗,尤其在淮北、宿州這類地區,名校高校畢業能憑借基層工作經歷獲得更多提升機會。
從這份事業編錄用名單不難看出,體制內的職業發展不是簡單的直線上升過程,對于冷門專業的畢業生而言,暫時的彎路和妥協并非是甘于現狀,而是為了以曲線的方式找到最終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與此同時,這份名單也給高考考生們提了個醒:選擇專業時,不應盲目追求名校而忽視專業就業前景,即使是985高校的某些專業,也可能面臨就業困難,如果不是因為專業的冷門,這些985學霸進入體制內,也不需要繞這么大一圈彎路了。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