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召回潮”引發了全網熱議,中國制造再次陷入窘境,不少網友對中國制造發出了靈魂拷問——為何小小的充電寶都搞不定呢?
這件事情還要從羅馬仕、安克等知名充電寶企業“召回潮”說起,具體的是,由于使用了不合規的電芯,導致部分型號的充電寶存在過熱、燃燒的安全風險和隱患,就開啟了“召回計劃”。
但這可不是簡單的召回,這次事件發酵的非??欤瓦B中國民航局也緊急修改了充電寶登機的規則,除了被召回這些型號的充電寶不允許登機之外,凡是沒有3C認證標識或者3C標識模糊的充電寶,也都禁止登機,就這一個要求,影響了數以萬計的出行者,機場安檢口放棄的充電寶數量驟增。
充電寶,在我的理解里,就是一個外帶電池,可以隨時給手機充電。但萬萬沒想到,這么個小東西,竟然會變成行走的“口袋炸彈”,被吹得那么厲害的中國制造、中國智造,怎么會連充電寶都搞不定呢?這次的事件,也給中國制造蒙上了一層陰影。
究其根本,這次充電寶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和技術缺陷有關之外,更大的原因要歸咎于供應鏈失控以及市場畸形“內卷”等多重原因。羅馬仕和安克充電寶存在安全隱患,就是因為采購了同一家供應鏈企業的電芯。對于充電寶而言,電芯就是“心臟”,心臟出現了問題,安全隱患就很大了。
從官方的公告可以看到,這兩家公司本來是采購的合規電芯,但由于供應鏈企業想要“謀取更多的利益”,在沒有經過羅馬仕和安克同意的情況下,就私自變更了電芯的關鍵原材料,這就導致了品質問題。
盡管將主要原因甩鍋給了供應鏈企業,但你發現了嗎?供應鏈企業可以擅自變更關鍵原材料,這暴露出一個什么問題?供應鏈管理風險巨大,品牌方監管不到位!當前消費電子行業普遍存在這個問題,不止充電寶,由于很多品牌都是采用的代工生產模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OEM,簡單來說就是外包、掛牌,這種代工方式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風險也隨之增加,這次充電寶的暴雷就是如此。
再一個就是,消費電子行業的“內卷”太嚴重,充電寶行業也是如此。充電寶的技術門檻本就不高,廠商們又打起了“價格戰”,以前一個充電寶要好幾百,現在20000mAh充電寶幾十塊的一大堆,這種市場畸形“內卷”下,廠商都忙著壓縮成本,安全如何保障?
根據國家市場監管部門的數據顯示,2020年,網售充電寶的抽檢不合格率是19.8%,你以為這就很高了嗎?2023年,不合格率達到了驚人的44.4%,幾乎抽檢的充電寶中,有一半不合格,太可怕了。
不可否認,近些年,我國消費電子行業發展迅猛,但如果是“偷工減料”、“價格內卷”等換來的野蠻生長,這并不是一件好事!合規、安全是基礎。值得慶幸的是,這次“召回潮”事件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除了民航局外,工業部也修改了計劃,即將出臺新國標,希望其他品牌和企業也能夠重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