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閱讀。什么是閱讀?閱讀就是讀書。
早些年,讀書只能讀紙質書。后來有了電腦、手機,很多人開始在電腦上、手機上讀書。從紙質書到手機上的電子書,載體發生了變化。
但論及讀書的效果,在手機上讀書比不上讀紙質書。
怎么個比不上呢?
主要是閱讀的舒適度比不上,更重要的是,大腦對書中知識、思想、智慧的領悟和吸收程度比不上,這一點最關鍵,也最重要。
因為在電腦或手機上讀書,就像吃方便面;而讀紙質書,就像吃煮面條、蒸大米、烙油餅、饅頭。
方便面給人體提供的營養,和面條、大米、饅頭、油餅相比,在程度上、營養價值上,乃至口感、味覺上能一樣嗎?不一樣,差遠了。
那么,你愿意吃方便面,還是愿意吃大米、饅頭、油餅、面條?當然會選大米、饅頭、油餅、面條。
為什么?因為大米、饅頭、面條、油餅既能充饑,又能給身體提供營養,它們是真正的主食,而方便面可不能當主食。
那拿起一本紙質書該怎么讀呢?
不要匆匆忙忙地讀,要細嚼慢咽。覺得讀多少頁舒服就讀多少頁,讀一段舒服就讀一段,讀兩段舒服就讀兩段。
要是遇到讀起來有難度、障礙多的段落,可以拿個練習本,把這段抄一遍,里面不理解的詞匯、句子,慢慢抄、細細畫。
讀紙質書時,還要拿個紙質本子和一支筆,該寫就寫,該畫就畫,該抄就抄。
倒不是說手機沒用了。讀紙質書遇到障礙、有困難時,手機就能派上用場。可以用手機上網查:這個詞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某個概念不好理解,查手機能找到通俗易懂的解釋。
今天主要講了這幾個要點:第一,要讀紙質書,盡量不在手機、電腦上讀;第二,讀紙質書時,要拿個紙質本子和筆,該寫、該畫、該抄就動手;第三,手機可以用來查詢陌生的詞匯、句子、難懂的概念和知識點。
總結一下:讀紙質書,在紙質本子上抄抄寫寫,一本書要反復讀、拉鋸式地讀。讀一遍不夠就讀兩遍,兩遍不夠讀三遍,三遍不夠讀十遍。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