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小暑,上蒸下煮
出門5分鐘,流汗2小時
要問最近最深切的體會
就是熱
截至發稿時
江海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生效中
預計8日,高溫酷熱
有陣雨或雷陣雨
9日起,雷雨頻密
局部雨勢強烈
廣東人靠空調“續命”?
“三防三宜”養生指南
助你輕松應對"上蒸下煮”模式
活力滿滿過夏天!
廣東省中醫院
脾胃病科大科副主任劉添文
給大家科普小暑養生法
“三宜”法則
讓你清爽一夏!
宜養心護陽
小暑時節,氣溫高,人心容易煩躁,情緒波動大,從而影響心臟健康。
飲食上多吃苦瓜、蓮子、百合,清熱安神。
午間小憩半小時,順應自然,可稍晚睡(但不超晚上11點)、早起,保證充足睡眠。選早晚涼爽時散步或游泳,避免大汗淋漓、耗氣傷津。
宜祛濕解暑
濕熱的夏天熱盛耗氣傷津,推薦以下飲食。
綠豆湯:綠豆性涼,能清熱消暑、利尿解毒,搭配少量冰糖煮制,是經典的解暑飲品(脾胃虛寒者可加少量陳皮調和)。
冬瓜排骨湯:冬瓜清熱利水,排骨補充營養,兩者同燉,清淡不油膩,可清熱祛濕、滋陰潤燥。
銀耳百合蓮子羹:銀耳滋陰潤肺,百合、蓮子清心安神,三者燉煮后加少許蜂蜜,能緩解暑熱導致的口干舌燥、心煩失眠。
適量運動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濕度較高,運動需遵循“避高溫、防過量、強補水”的原則,推薦低強度有氧運動。
散步:選擇清晨(日出后)或傍晚(日落后)氣溫較低時進行散步30~40分鐘,既能促進血液循環,又不會過度消耗體力。
游泳:是小暑非常適合的運動(注意選擇室內泳池或避開正午陽光,做好防曬)。
瑜伽或太極:能調節呼吸、放松身心,幫助緩解暑熱帶來的煩躁感,還能改善身體的柔韌性。
八段錦:配合呼吸調節,可增強脾胃功能,適合各年齡段人群。
夏至|習俗
小暑有三候
一候溫風至
風攜熱浪,至此而極
二候蟋蟀居宇
蟋蟀離野,避暑墻隅
三候鷹始鷙
殺氣未肅,始習于擊
注重養生的廣東人
熱衷夏天吃點“苦”
瓢少肉厚的涼瓜
洗凈焯水,切為薄片
爽脆回甘、素而不寡
能夠清熱解毒,下火生津
圖源:南海旅游
“大病睇醫生,小病飲涼茶”
涼茶可以說是老廣們的“百搭神器”
草藥消暑
蘊含著代代相傳的養生智慧
來源:江門天氣、廣東發布、廣東省中醫院、人民網
關注【江海高新發布】
讀懂高新 關注江海
新聞資訊 一手掌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