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大而美”法案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全面取消新能源補貼。也正是這個原因,馬斯克與特朗普公然翻臉,還宣布成立了“美國黨”,要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把特朗普拉下馬。
可新能源補貼,原本是世界潮流,中美歐都在搞。可現在,為什么特朗普要全面取消新能源補貼呢?為此,特朗普還故意提了一嘴中國,說中國就沒有“風電站”,他從沒見過中國的“風電站”。
可特朗普剛說完,就遭到美國網友的集體打臉。中國不但有風電站,還是全球第一風電大國。那為什么特朗普不搞風電呢?其實根源就在于,在這場新能源產業的競爭中,美國已經全面落敗了!
隊長給大家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明白了。比如特斯拉,它開創了電動汽車產業,也正是特斯拉,把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給帶起來了。
按理說,美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并不弱勢。它有特斯拉這樣的全球第一大車企。當然,現在已經被比亞迪超越了,淪為第二了。預計很快吉利也會趕上來,特斯拉掉到全球第三,都是板上釘釘了。
那為什么特朗普不支持電動汽車呢?根源就在于,美國的電動汽車產業鏈太弱勢了。補貼給特斯拉,就等于給中國供應鏈發錢!為什么?我們拆開特斯拉就知道了。
它的美國工廠主要有五大電池供應商,分別是日本松下,韓國LG,中國寧德時代,中國欣旺達以及中國億緯鋰能。五大電池供應商里面,中國占了三席,日韓各占一席。
那它的電控呢?稀土靠金力永磁提供,車規芯片則由意法半導體供應。電機則來自于臺灣富田電機。可以說,除了智駕芯片、智駕軟件系統是美國產以外,其他幾乎都是東亞公司供應,被中日韓以及中國臺灣地區四方壟斷了。
這就意味著,特斯拉賣得越多,中日韓臺賺得越多,而美國本土供應鏈工廠,連口湯都喝不上。這跟特朗普的“美國制造”戰略,嚴重不符。
另外,特斯拉上海工廠還大量出口美國,而上海工廠的國產化率就更高了,達到95%。特斯拉在海外賣得越好,中國供應商就賺得越多。即便是特斯拉柏林工廠,也依賴于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的電池供應。
更讓特朗普無法接受的是,特斯拉機器人的量產也嚴重依賴于中國供應商。比如電控系統,就靠三花智控供應,稀土也得靠中國,還有拓普集團、北特科技、安培龍、兆威機電等,都打入了特斯拉的機器人供應鏈。
在特朗普看來,這特斯拉就是一個“貼著美國標的中國工廠”!它根本不能帶動美國產業鏈,也不能把美國產業鏈做大做強。
與其補貼特斯拉,不如補貼美國三大燃油車巨頭。好歹福特、通用、斯特蘭蒂斯三大車廠,背后跟著一堆的美國本土供應商。
在光電、風電領域,美國劣勢就更大了。中國光伏組件全球市占率超過85%。全球前十大光伏企業,中國獨占9家。中國風電全球市占率也超過60%。全球前五大風電企業中,中國獨占四家。要是繼續搞新能源,美國本土產業鏈都會被中國公司所打垮。
特朗普取消新能源補貼,它的本質是一種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跟關稅戰沒有區別。打擊特斯拉,壯大美國傳統能源產業,才能捍衛美國本土制造業。否則,在新能源賽道中,中國早就一騎絕塵,一枝獨秀了。
特朗普這一波操作過后,特斯拉的全球銷量只會進一步下跌。為什么?
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國產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持續迭代,將全面縮小與特斯拉的技術差距。二是,沒了補貼,特斯拉在美國無法擴張,只能更依賴于中國供應鏈,來降低成本。三是,馬斯克成立“美國黨”,投身于政治斗爭,對商業上的經營,精力就更加分散了。
吉利超越特斯拉,已經是近在眼前了。留給特斯拉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當特朗普率領美國,重返化石能源產業時,中美之間的這場新能源的賽道之爭,就已經分出勝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