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2025 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技術創新的步伐也在持續加快。
特別是在如今競爭激烈的新能源車市場,冰箱彩電大沙發早已成為標配,各家車企將核心競爭力轉向創新技術的研發上,并且從 "參數競爭" 轉向 "體驗競爭",各項技術創新均圍繞解決用戶實際痛點展開。
比如,以電池技術為例,目前已從單純追求高能量密度,轉向兼顧高安全性、高充電速度、長壽命和低成本的綜合解決方案。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頭部企業均推出了多技術路線并行的產品矩陣,以滿足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
接下來,我們梳理了上半年新能源車市場幾個重要的技術創新,或許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未來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
比亞迪發布兆瓦閃充,充電和加油一樣快
對于新能源車來說,特別是純電車,補能速度目前仍然是制約用戶體驗的最大痛點。續航短、充電慢讓很多電動車用戶“苦不堪言”,一邊想擁抱新能源,但另外一邊充電的體驗卻真的很糟糕。
今年3月,比亞迪發布了超級e平臺,推出了兆瓦閃充,將電動車的充電功率提升到了兆瓦(1000kW)級別。
配合比亞迪同步推出的兆瓦閃充樁,車輛的充電電流做到1000A,充電倍率達到10C。而在此之前,行業當中最高也只能做到5C的充電倍率。
這個充電速度到底有多快?最高峰值充電速度1秒2公里;閃充5分鐘,暢行400公里。舉個比較形象的例子,充電5分鐘,可以從北京開到濟南,或者從上海開到合肥,又或者從廣州開到桂林。
在比亞迪之后,極氪發布了1.2兆瓦全液冷充電樁,華為也發布了最大功率為1.5兆瓦的全液冷兆瓦級超充解決方案。此外,寧德時代發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這款產品以峰值12C充電倍率和800公里續航,再次刷新全球超充標準。
雖然這些技術在數據上看似超越了比亞迪的兆瓦閃充,但是在創新技術應用方面,比亞迪的積極影響還是要更具意義一些。
一方面,比亞迪兆瓦閃充是一整套完整的技術方案,包括從整車架構到全新的閃充電池,再到配到的充電樁建設。根據比亞迪的規劃,將在全國各地陸續建成4000多座 兆瓦閃充站,同時與小桔充電等品牌合作,共建新增1.5萬座兆瓦閃充樁。
另一方面,比亞迪的兆瓦閃充已經率先量產落地,搭載該技術的漢L和唐L車型已經上市交付,后續還會有更多車型用上這項技術,未來新能源車用戶的補能體驗一定會大幅提升。
寧德時代推出驍遙雙核電池,巧妙設計打破傳統電池選擇困境
目前新能源車上使用的動力電池,大多是鋰電池,并且在固態電池真正大規模量產上車之前,鋰電池大概率還會占據主流地位。
但鋰電池也分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各自的特性也不完全一樣。比如,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高,但熱穩定性較差,高溫下容易發生熱失控;磷酸鐵鋰電池更安全,但低溫下衰減明顯,冬季續航 “腰斬” 是常見問題。
針對傳統電池 “非此即彼” 的選擇困境,寧德時代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將兩種電池組合起來,推出了逍遙雙核電池。
簡單來說,逍遙雙核電池的電池包包被分成兩個獨立的 “能量區”,就像兩個不同功能的充電寶組合在一起。主能量區負責日常駕駛,比如城市通勤、短途出行,根據需求可以選擇低溫性能最佳的鈉電池,或者磷酸鐵鋰、三元鋰等不同材料的電池。增程能量區使用寧德時代獨創的自生成負極技術,直接在電池內部 “生長” 金屬負極替代傳統石墨材料,讓電池能儲存更多電量,提升續航。
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可以選擇不同的組合形式:
極寒地區:可以選擇鈉鐵雙核組合(鈉電池 + 磷酸鐵鋰),在 - 40℃下仍能保持 90% 的電量;
想要超快充電:可以選擇鐵鐵雙核組合(第二代神行超充 + 磷酸鐵鋰),續航突破 1000 公里,同時支持 12C 超充(5 分鐘補能 520 公里);想要高性能不妥協:可以選擇三元鐵雙核組合(三元鋰 + 磷酸鐵鋰),在電量僅剩 20% 時仍能輸出 600kW 功率,同時支持12C充電速度,電池容量最高可達180kWh,純電續航最高可達1500公里。
L3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密集落地,車企爭奪市場先機
2025年上半年,高階輔助駕駛技術依舊快速發展,并且多家車企都推出了 L3 級自動駕駛相關技術,一旦政策落地即可快速上車。
根據我國法規,L3級定義為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在設計運行條件內(如特定道路、車速限制)完全接管駕駛任務,包括目標探測、決策和控制。即將超出設計條件時提前預警并要求駕駛員及時接管,若駕駛員未響應,系統需執行風險減緩策略(如減速至安全停車)。
今年4月上海車展前夕,發布新一代ADS 4.0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支持國內首個高速L3商用解決方案,尊界S800為首款搭載車型,問界M9、M8等也計劃在第三季度完成升級。
吉利的千里浩瀚H9智駕方案,也是為L3級自動駕駛打造的解決方案,共搭載了5個激光雷達,可以做到四個360度全向感知,其中包括1顆前向長距激光雷達和4顆補盲激光雷達。極氪9X光輝作為H9方案首發車型,預計將在2025年第三季度上市。
嵐圖發布的L3級智能架構——天元智能架構,采用1000TOPS計算平臺、端到端視覺語言動作多模態大模型等,首搭車型為全尺寸 SUV “泰山” ,將于2025年內發布。
小鵬 G7 Ultra版配備了3顆自研的圖靈AI芯片,有效算力超2200 TOPS,可同時驅動智駕大模型以及座艙大模型,小鵬官方表示G7成為全球首個達到L3級算力的AI汽車。
2025年被視為L3規模化商用元年,車企通過差異化路線爭奪市場先機,L3級自動駕駛也必將成為車企競爭的重要陣地。(蕭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