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過一篇回憶七十年代文章,結果很多網友說:戈多,你侮辱了戈多。
其實,文學性的東西是一種個人的感受,它述說的不是歷史本身,只是在述說生命的童年,與其說是懷念一個逝去的時代,不如說是在懷念自己走過的生命之旅,不能太政治了,說小時候的肉香味真香,怎么還成了對大字報的贊美,畢竟不是在寫《資治通鑒》。
鳳凰網歷史頻道有一個網調,對六十年代做歷史的選擇,支持的人反而多于反對的人,這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民粹主義者在網上能“得天下”。
但也要相信歷史不會倒退,既然如此,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懷念?
最簡單的解釋:人們是以懷舊的方式,表達對現實的批判。
這才是值得分析的社會自我分裂現象,左派與右派都不滿意,從不同的方向詮釋了當下的情緒壓抑,以及文化與經濟的困局。右派認為只要那個時代的數據不能公露于世,那它就沒有真正過去;而左派認為,現在改革開放帶來了市場繁榮,但并不等于大眾有了真正的幸福感。左派與右派,不同的視角,不同的人生感受,做為社會學現象,本質上卻是殊途同歸。
這種社會心理學的悖論,不能簡單地做是非判斷。
特定的“群體極化”現象意味著,一旦形成了群體,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都會如自由落體般地強化自己的觀點,從理性主義走向各自的極端。
社會情緒終究要走向何方,不知道。
在我一生所經歷過的所有重大事件,都可以這樣去形容:從天而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