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長城汽車不僅贏得了中國市場,而且成為中國汽車在海外行走的名片,毋庸置疑,長城就是中國的驕傲。長城汽車35年的歷史,恰似一部中國汽車工業艱苦奮斗、自主創新發展的歷史,更是展望中國汽車未來的窗口。
我是中國汽車記者中的一員,也是長城的車主。我采訪過幾乎所有中國汽車企業和跨國公司,目睹了中國汽車工業改革開放的全過程,我對長城、對魏建軍的認知是從驚訝到敬佩,到最終買越野車必買坦克。
扎心的采訪
那年,長城汽車因為不給媒體打廣告而廣受爭議,在這種背景下我去長城采訪,想認識一下這家個色的企業、了解一下魏建軍到底是怎么想的。停好車走向辦公樓,大樓旁有顆格外引人矚目的棗樹。滿樹的大棗壓彎了枝頭,成熟的大棗落了一地,往來的職工兩人成行三人成伍地走過,居然沒人拿正眼看看這垂涎欲滴的大棗,更沒有人去彎腰撿拾。紀律如此嚴明的工廠我第一次見到,有人將此斥之為“保定第二監獄”。但做過生產管理的人都知道,當年的總裝生產線上,除了風扳機就是人,就這種生產水平,沒有鐵的紀律就別想把工藝貫徹到位,質量就無從談起。從這個細節你可以感受到長城汽車的質量水平。
感嘆間,抬頭看到一條大標語是:“每天進步一點點”。這是魏總的銘言,也是全體職工的行動指南。我曾經在汽車廠搞過企業文化工作,但“每天進步一點點”比說什么都樸實,都易于執行。鐵的紀律加上每天進步一點點的行動指南,這樣的企業何愁未來?
采訪休息期間,我走到辦公大樓前的花園,不大的花園里豎立著兩塊隨形的石碑。石碑上沒有詩詞歌賦,不是書法作品,一塊碑上刻著魏建軍曾經犯過的錯誤;另一塊碑上刻著因為FB,長城把誰、因為什么送進了監獄。這讓我對長城、對魏建軍有了非常不一樣的、極其深刻的印象,這樣的企業還需要反腐嗎?聊天間得知,魏建軍對企業防腐高度重視,據說,曾經一位辦公室主任,因為收了客戶兩盒月餅居然被開除了。這種不留半點情面的、直指人心的管理,也只有在長城才能推行。
是“保定第二監獄”還是用制度保護了一批人?還是從思想到行動的高度統一成就了質量長城?這次采訪了什么已經完全不記得了,但長城汽車的企業文化真的震撼到我了。
與任何一次試駕都不一樣,那次試駕是在長城汽車的試驗場,試駕車是H8(與第一代H9同時開發的姊妹車),對比試駕的是奔馳、寶馬、路虎、大切等世界名牌SUV。試驗場里可以做各種科目的對比,長城敢對標一眾國際高端經典車型,讓人感覺長城是不是飄了?而最終對比試駕的結果讓人大出意外。
整體感覺哈弗H8不錯,和這些大牌相比有不足,但駕駛整體行駛品質、動力性、平順性、制動性能、車身剛度、噪音控制、氣味控制等一系列的感受相當不錯,包括車身造型、內飾工藝等都不輸給國際品牌。換言之,哈弗H8一上市就應該是大賣的車型。
但是,哈弗H9上市了,H8卻沒有上市。后經打聽才知道,那次我們試駕過后,魏建軍又把車開上了試驗場的高環,在時速200公里的時候聽到后橋有雜音。于是,請來國外專家進行問題診斷,結論是生產齒輪的機床精度不夠,解決辦法只有去買德國機床。就為消除噪音,魏建軍居然改造了加工車間,換了一套德國設備,耽誤了H8的上市,等于之前的開發經費都白扔了,上市前的預熱白做了。在有車就好賣的時期,按照當年中國的路況,誰也不可能把車開到時速200公里。按照這款車的實際品質,直接賣出去一點問題都沒有。
真正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汽車廠的老總居然有這么好的駕駛技術,而且對技術精通到如此程度。記得,當年中國第一個汽車代表團訪問美國,美國人讓中國代表團試駕他們的汽車,代表團居然沒有一個人會開車。我們只聽說過跨國公司老總的駕駛技術不輸給賽手,中國公司老總有這水平的還是第一次見到。
讓人欽佩的是,因為后橋高速噪音就把幾年研發出來的H8“槍斃”了,這雖然沒有像當年張瑞敏砸冰箱那樣引起全國轟動,但透過這件事你足可以相信魏建軍口中所說的質量是認真的,是你可以相信的。
為什么今天在中國市場上坦克能過和豐田并立于市場?為什么出現了“漫山遍野皆坦克”的景象?為什么坦克能夠成為教皇和外國總統的護衛用車,與長城公司嚴明的紀律、與魏建軍持續不斷地抓質量能沒關系嗎?一位真正懂汽車的老總帶領的研發團隊,能開發出低水平汽車嗎?
長城是汽車廠還是科技公司?
近年來,中美在科技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美國甚至卡中國的芯片,以抑制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發展。誰想到,長城汽車在科技領域異軍突起,今天還真不好定義長城到底是什么屬性的公司了。
去年,長城汽車傳出兩大新聞,一是長城汽車自主開發的智能駕駛系統采用了端到端大模型,采用了視覺+激光雷達的融合解決方案。目前,該技術已經達到L2級智能輔助駕駛水平。更有甚者,其L4級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在廠內行駛。與那些所謂的科技公司相比,這已經處于國內第一梯隊頭部的水平。
另一大新聞,長城獨立開發了車規級芯片,打破了美國在芯片領域的封鎖。
也就是說,長城汽車在人工智能發展方面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超算中心,自己的大模型,自己的技術路線,自己的芯片。長城所有裝著L2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車,每天都在向超算中心輸入海量數據,智駕系統在飛快地迭代。如果你駕駛長城汽車,你會感到其智駕系統不是最激進的,但是是最安全可靠的。也就是說,魏建軍在智駕方面完美地融合了汽車研發的嚴謹和人工智能科技的激進。
也正因為如此,長城的坦克、哈弗、皮卡遠銷海外80多個國家和地區,征服全球消費者的不僅僅是長城汽車優異的性能、很好的耐用性,更有領先的科技水平。長城已經成為中國汽車乃至中制造在海外最靚麗的名片。
其實,長城到底是高科技公司還是傳統汽車制造企業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中國已經有一批像長城這樣的車企,他們看上去很傳統,看上去他們研發的速度有點慢,但他們很嚴謹,嚴格遵循汽車研發的科學規律。只有了解內情的人才知道,從“長城”們所掌握的資源(包括產業鏈、芯片、大模型、算力等)審視,他們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領軍者。
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家早已為汽車工業確定了戰略目標和發展路線,即我們的戰略目標是成為自立于國際跨國公司列強之林的獨立自主的汽車工業,發展的路徑是學習、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昨天,我國用市場換技術。今天,我們換來了一批具有和跨國公司比肩的、獨立自主的中國企業、中國品牌,他們從最簡陋的小作坊開始,經歷了產品學習到管理模式的學習創新,直至現在,他們已經在AI領域和國際頂尖企業“掰手腕”、比速度,問鼎人工智能的未來。
長城是一家普普通通的中國汽車公司,從其35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看到了中國汽車工業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中國第一輛汽車誕生于1931年,是日本侵華戰爭打斷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歷程,是戰亂和舊中國的腐敗斷送了一代代中國汽車人的夢想,而今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就這批普普通通的“魏建軍”、這數以千萬計普普通通的一線員工,他們圓了中國的汽車夢,他們讓中國汽車工業自立自強,而且走向了國際市場,是他們筑起了中國汽車的長城,是他們書寫了中國汽車工業嶄新的華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