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的前夜,印度正式通知WTO,計劃針對美國政府對汽車及部分汽車零部件加征25%關稅的行為。
印度的實施報復性措施,金額不大只有約7.25億美金,卻在全球范圍內打響了反美關稅的第一槍。
這份通知書的背后,是印度對美國的一次“亮劍”——沒有談判余地,也沒有模糊空間:不談也不讓,我們準備好了對等反擊。
那么印度到底是哪里來的底氣,敢硬剛美國?
特朗普從第一任期開始,就把“美國優先”作為口號,試圖推翻傳統多邊貿易體制,打造一個以美國為中心的新全球規則。
他不藏著掖著,甚至揚言:要把所有“不聽話”的國家,全部列入“教育”清單。誰讓你在談判桌上拖拖拉拉?7月9日后別怪我不客氣。
印度,正是在這場稅務清算中被特朗普重點點名的國家之一。
特朗普看來,印度就是個“問題制造者”:產品大規模進入美國市場,卻不愿意讓我們的農產品、乳制品自由進入你們的超市?
所以,特朗普開出一張“聽話清單”:你們得全盤接受美國的條件,才能換來“免稅優待”。
莫迪政府一開始的確想“談一談”。甚至,一度傳出消息說印美已經擬定貿易框架協議,只待敲定細節,但事情很快變了味。
當美方強硬要求印度開放農業市場時,印度的紅線立馬亮了出來,要知道,雖然農業在印度GDP中的比重不到20%,卻是將近7億人口的飯碗所在,無論是政治穩定,還是社會結構,農業都是印度的“命根子”。
美國的農業機械化程度遠高于印度農業,美國家禽養殖自動化、工業化,而印度多是家庭散養。開放市場的結果,無異于引狼入室。
不僅如此,美方還要求印度取消對電子產品、醫療設備的進口限制,意圖讓“美國制造”快速切入印度消費市場。
印度自己苦苦打造的“印度制造2.0”戰略才剛起步,如何承受得起這一波沖擊?
印度這次不是情緒化出擊,而是有備而來。
7月4日的那封WTO通知書,其實早在5月就已醞釀。那時候印度就對美國加征鋼鋁關稅提出正式抗議,并依據WTO《保障措施協定》第8.2條,保留“暫停履行減讓義務”的權利。
簡單點說:你不守規則,那我也不再義務遵守對你的貿易承諾。
為什么要通過WTO?這是印度避免陷入“非法報復”陷阱的關鍵。WTO不允許成員國擅自單邊反制,必須用“法律戰”的方式維權。
這場法律戰,不是孤例,而是一種策略。
更大的一步,是“經濟去依賴化”。印度近兩年大力推動“去美元化貿易體系”,與俄羅斯、阿聯酋、伊朗等國簽署本幣結算協議;支持本土企業建設供應鏈替代中心,在德里、孟買設立出口退稅和補貼基金,以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
對美國來說,這些動作意味著:印度不僅不想被你牽著鼻子走,還在提前布局脫鉤風險。
當特朗普揚言要對“所有不聽話的國家”動手時,印度沒有躲,而是轉身走向金磚。據報道,印度總理莫迪于2025年7月2日開始了五國外交訪問。
訪問的亮點之一是莫迪出席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第17屆金磚國家峰會,這一次,他不是作為“邊緣觀察者”出現,而是以“全球南方的代言人”高調亮相。
此次峰會期間,印度主動提出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倡議,呼吁打破美元在全球結算體系中的壟斷,主張多邊貨幣體系的公平與共治。
要知道,過去幾年,印度曾多次在金磚和上合會議上拒簽聯合文件,而這一次,莫迪不僅簽了,還明確表示:“印度將承擔更大責任,強化機制內角色。”
外界普遍解讀,這既是印度在“逼宮美國”失敗后的平衡術,也是對美關稅脅迫的回應,換句話說:你特朗普要關稅敲打我?那我就用金磚回你一記“地緣反制”。
當前這場印美博弈,不只是兩國之間的摩擦,更是全球貿易格局的一次小型“地震”,特朗普對印態度強硬,是因為他要向國內制造業選民交代。
印度的反擊則成為其他國家的“樣板間”,歐盟、日本、韓國紛紛緊盯事態發展。
如果印度在WTO獲得支持,或是頂住高關稅壓力不妥協,那就意味著美國那一套“威脅-讓步-協議”的舊劇本將不再靈驗。
對特朗普而言,真正棘手的不是印度出手反擊,而是“帶頭作用”。
一旦其他國家也學會了如何用WTO規則反制、如何多邊貨幣結算替代美元、如何建立替代產業鏈,那美國的霸權工具箱將失去銳度。
更大的問題在于:WTO的上訴機制被美方長期癱瘓,已經無法對糾紛作出終審裁決。這一漏洞可能反過來給美國帶來“程序反噬”,失去了制度合法性的優勢。
因為特朗普這回確實低估了莫迪,他以為印度是那個最可能妥協的國家,印度一直希望與美國加強戰略合作,在地緣政治上制衡中國,也需要美國的高科技和軍事支持。
他沒有想到的是:今天的印度,不再把依附大國視為生存之道,而是追求“對等合作”。
印美關稅沖突未必會立刻分出勝負,8月1日之后,雙方可能仍會留一線,不至于真的斷交或徹底撕破臉。
關鍵是印度已經表明了態度:我們可以合作,但不接受脅迫;可以談判,但不能動我根本。
對特朗普而言,這不僅是一次外交上的挫敗,更是“美國優先”理念遇到的阻力,不是所有國家都會為了市場換取尊嚴,也不是每個談判對象都會屈從于大棒之下。
對全球來說,印度的這次反擊,也許是新一輪多邊秩序覺醒的序章。
如果說20年前,印度只是全球談判桌上的旁觀者,那么現在,它已經在出牌,這不是簡單的“不服”,而是印度真正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宣言。
我們也許正在見證一個新的地緣戰略節點的誕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