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裴霓裳)孩子寫作業慢、跳字串行、注意力差,家長指責“不專心”,斥資萬元專注力訓練卻收效甚微,甚至近視度數飆升……直到一次專業的視功能檢查,才揪出困擾8歲男孩小宇(化名)學習困難的“真兇”——雙眼集合不足!專家提醒,孩子學習困難,別急著貼標簽,先查視力功能。
剛上小學一年,小宇就顯現出明顯的“學習困難”:寫作業磨蹭、閱讀時頻繁揉眼睛、抱怨“課本上的字會重疊”、抄寫時也常常出錯。焦急的媽媽認定這是“注意力缺陷”,花費上萬元為小宇報名了長達一年的專注力訓練課程,并且配了近視防控鏡片。
然而,巨額投入和漫長時間換來的效果卻微乎其微。更令人憂心的是,小宇的近視度數一年間從100度猛增至250度。學習困難未解,視力又急劇下滑,家庭氛圍日益緊張,小宇甚至因成績不佳屢遭責罰。
轉機出現在兩個多月前。經人介紹,小宇的媽媽帶他來到湖北愛爾眼科醫院求診。該院視光專科副主任醫師閆斌嫻在接診時敏銳地發現,小宇在檢查過程中異常好動。隨后的專業視功能檢查結果揭示了癥結所在:小宇患有集合不足——這是一種雙眼協調聚焦近處目標的能力障礙。
“孩子的表現是典型的視功能異常,這根本不是學習態度和單純專注力的問題,而是控制眼睛運動的肌肉‘罷工’了。”閆斌嫻主任解釋。集合不足導致小宇近距離閱讀時出現重影、跳行,為了看的清楚些,他會頻繁眨眼,甚至抗拒看近,頻繁抬頭,縮短閱讀時間,這些代償行為極易被誤解為“多動”或“不專心”。更嚴重的是,長期的眼肌緊張和視疲勞狀態,正是加速其近視進展的“隱形推手”。
確診后,小宇的治療方案立即調整。他停止了無效的專注力訓練,轉而接受針對性的視覺功能訓練。令人欣慰的是,經過十周的視功能訓練,昨日復查時,小宇的閱讀速度、舒適度、專注力都顯著提升。提及過往因誤解而對孩子的責罵與不信任,小宇媽媽含淚哽咽,懊悔難當。
閆斌嫻主任強調,集合不足等視功能問題在兒童中并不少見,卻常常被忽視或誤判為行為或注意力問題。 她提醒:當孩子出現閱讀障礙(如跳行、漏字、串行)、抄寫困難、看近物易疲勞或頭痛、頻繁揉眼、抱怨視物重影、回避近距離任務時,應高度警惕視力及視功能異常的可能性,立即到醫院由專業的視光醫師進行系統的視功能檢查,及時準確的診斷可避免無效治療和親子關系損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