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或野火來襲時,經濟損失往往觸目驚心:屋頂被掀翻,燒焦的房屋沿街排布。相比之下,熱浪帶來的財務沖擊更為隱蔽:農作物枯死,建筑工地停工,數據中心宕機,導致客戶服務中斷。
在美國,保險業廣泛采用的氣候風險模型,已能精準預測火災或洪水侵襲特定區域(甚至精確到具體地址)的概率及可能的損失。但對于極端高溫事件,這些模型通常缺乏詳細預測能力。部分原因在于,高溫對房地產的威脅遠小于對健康、能源基礎設施和食品供應鏈的沖擊。
如今,城市、企業與保險機構亟需加深對熱浪財務風險的認知,一個新興的“熱浪保險”市場正悄然醞釀,其中部分動力正來自AI行業與數據中心的降溫需求……
繼續閱讀
該文章選自「彭博綠金」權益板塊,全文共計1979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