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頻繁高溫。7月1日下午,南京地鐵S1號線翔宇路南站至祿口機場站區間突發接觸網設備故障,導致列車停運,數百名乘客受到影響,部分乘客被迫在隧道內步行半個多小時才脫困,有人因此耽誤了乘飛機。近年來,南京地鐵,每隔一段時間就有“突發故障”的通報。
7月2日晚,金溫鐵路K1373次普速列車因貨物列車侵入正線發生側面沖突,導致機車前臺車脫線,列車滯留3小時,部分乘客因車廂悶熱缺氧砸破車窗。
高溫天氣,公共交通工具安全不僅關系市民正常出行,更關系到生命安全。
事故至今未發布“補償”方案
7月1日下午,多名網友發視頻稱,前往祿口機場方向的南京地鐵S1號線行駛中發生故障,突然停運。由于是開往機場的線路,有不少乘客拖著行李箱在隧道里沿著軌道步行約2公里才脫困。
7月1日15時27分,南京地鐵官方微博發布通報稱,S1號線接觸網設備故障,南京南站至吉印大道小交路運行,吉印大道至空港新城江寧站啟動公交接駁。
S1號線事故發生后,有乘客稱在列車行駛途中先后聽到3次類似爆炸的巨大聲響,最后一次發生時已臨近祿口機場站。“窗外火花四濺,車廂里濃煙嗆人。”車上乘客被緊急疏散至其他車廂。
事故導致列車最終停滯,之后在工作人員引導下,乘客們從車頭下車,沿著鐵軌向祿口機場站方向步行。
當晚8時,南京地鐵官方微博再次發布通報,S1號線經全力搶修,全線恢復正常運營。
南京地鐵客服表示:“對乘客造成的誤機等影響,后續會妥善處理?!?strong>截至記者發稿前,南京地鐵尚未公布對受影響旅客的具體處理辦法。
在社交平臺上,較多網友詢問補償事宜,尤其是部分網友機票損失達到了千元以上,均沒有得到回復。
7月6日,記者致電南京地鐵客服電話,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沒有公布官方的賠償、補償方案。對于事發當天因乘坐S1號線導致誤機等情況的乘客,可以與客服聯系,說明情況,后續會有工作人員跟進回復,協商處理。
高溫“烤”驗應急處置能力
事故發生后,不少乘客在網上留言中表達了對“突發故障”的理解和對酷暑中地鐵維修人員的肯定。而網友們“吐槽”最多的,還是南京地鐵的應急處置能力。不少網友吐槽,這是地鐵“大逃生”、真實版“跑酷”。
高溫未及時處置:
有網友發視頻稱,由于地鐵車廂斷電,空調停止運行,且空氣中還有煙霧等難聞氣體,高溫下的車廂猶如蒸籠一般,“感覺喘不上氣”。
由于現場沒有地鐵工作人員及時采取處置措施,乘客們被困近1個小時后,有人自行強制打開了車門透氣。之后,救援人員趕到,引導乘客進行疏散,發放礦泉水。
乘客行走困難:
因是開往機場的地鐵,不少乘客拖著行李箱,在軌道上行走異常艱難。此外,還有網友稱,乘坐的地鐵車廂在事故發生時正處于隧道內,疏散時乘客只能在隧道中沿軌道步行,全程無應急照明和清晰路徑標識,只能靠手機燈光照明。
公交接駁混亂:
針對南京地鐵啟動公交接駁“吉印大道至空港新城江寧站”,有網友反映,開始接駁1個多小時后,吉印大道地鐵站現場未見地鐵管理人員指揮調度。
有網友直言,現場“沒有人指引,在外面團團轉”。還有網友認為,此次突發事件持續時間不算很長,但南京地鐵的應急處理明顯滯后,值得總結的地方很多。
7月2日,有網友在南京地鐵微博留言稱,S1修好了運行速度也很慢,“多開了一個小時”導致誤機改簽。該名網友此前還特意向地鐵客服咨詢了是否正常運行。7月7日,網友再次致電地鐵客服,回復稱正常運行,不會延誤時間。
據悉,2022年,南京地鐵運營有限責任公司曾估算花費170萬元,就為期兩年的“南京地鐵運營應急管理咨詢項目”進行公開招標。
此外,7月1日起南京地鐵發布了“新規”,第四十四條原條例中的“禁止在列車車廂內飲食”改為了“禁止在車廂內進食(嬰幼兒、病人除外)”。至少市民在乘坐地鐵時能正常喝水了。
媒體:地鐵安全生產工作任重道遠
業內人士表示,接觸網設備出現供電故障,導致供電中斷,地鐵列車會瞬間失去動力,被迫停運。
翻看南京地鐵官方微博不難發現,近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故障通報,2023年至2024年幾乎每月都有故障通報,有的月份甚至連發多起故障。如今年5月26日早上,S3號線突發設備設施異常;1月9日傍晚,1號線龍眠大道站上行一列車突發故障……
據南京地鐵官方網站發布的消息,今年一季度,南京地鐵累計運送乘客2.59億乘次,日均客運量約289.9萬乘次。地鐵是否安全運行關是系到幾百萬市民的“大事”。根據南京地鐵官方微博7月2日發布的數據統計,S1號線7月1日客運量為8.5萬乘次,較前一日減少了2萬乘次。顯然,此次突發故障對地鐵運力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媒體評論稱,面對頻發的“突發故障”,南京地鐵運行安全工作顯然任重道遠。
素材來源:江蘇經濟報、新浪微博、南京地鐵、抖音網友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