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坐高鐵喜歡選哪個座位?"上周和同事出差,候車時他突然這么一問。我脫口而出:"那必須是F座啊!"我笑著晃了晃手機:"不信你看,我收藏的攻略里十條有八條都在夸F座。"
說起來這F座到底有啥魔力?上個月我特意做了回"人肉觀察員"。從早七點到晚九點,在三個不同線路的高鐵上溜達,發(fā)現個有意思的現象:但凡標著F的座位,十有八九先被占滿。有回碰到個帶娃的媽媽,抱著孩子站在過道直跺腳:"系統(tǒng)明明顯示有余票,怎么F座全沒了?"
要說這F座的黃金位置,得從高鐵座位編排說起。咱們坐的高鐵多是雙排座,一邊三個座位編號ABC,另一邊三個是DF。您可別小看這字母順序,里頭門道大著呢。A和F都挨著窗戶,但F座妙就妙在它還靠著過道——這不就是"魚和熊掌兼得"嘛!
上周從北京回上海,我特意選了F座體驗。剛坐下就發(fā)現左邊大哥把小桌板放下來當辦公桌,右邊阿姨把行李箱塞在腳下,中間的小情侶正頭碰頭分享耳機。我這F座呢?左手搭著窗沿看風景,右手伸伸胳膊就能拿到行李架上的背包。最絕的是去洗手間不用驚動鄰座,起身抬腿就走,回來時還能側著身子讓里面的人先過。
"您這位置選得講究啊。"對面大爺突然搭話。原來人家是退休的列車長,"早些年我們培訓就說過,F座是'全能型選手'。靠窗能看景,靠過道方便,遇到帶孩子的還能把嬰兒車擱在兩座中間。"說著指了指過道,"您看現在這客流量,要是坐中間,進進出出得說八百回'勞駕'。"
可不是嘛!上周五晚高峰的G123次列車,我親眼見證F座的"搶手大戰(zhàn)"。穿西裝的白領、抱孩子的媽媽、拖著拉桿箱的學生,個個盯著檢票口電子屏。剛顯示"正在檢票",人群就跟潮水似的涌向車廂。等我氣喘吁吁找到座位,發(fā)現鄰座F已經端著咖啡看報表了——敢情人家提前二十分鐘就在站臺等著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愛F座。有回碰到個攝影愛好者,非說A座才是王道。"F座窗戶下面有行李架,拍外面得歪著脖子。"他晃了晃三腳架,"不過要我說,真想拍好風景還是得買一等座,那窗戶又大又正。"這話在理,但咱們普通出行,F座確實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更有趣的是F座還自帶"社交屬性"。有次我旁邊坐著位退休教師,老人家從F座的好處聊到高鐵發(fā)展史,硬是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科普課。還有回遇到個帶娃的爸爸,小孩扒著窗喊"媽媽看云",爸爸就指著F座說:"下次咱們也選這個位置,既能看到云又能隨時去買零食。"
不過想搶到F座也得有點技巧。我總結了三條經驗:一是提前十五天準時開搶,這時候票源最充足;二是避開周末和節(jié)假日,實在要出行就選早上七點前或晚上九點后的車次;三是多刷12306,有時候會有退票或余票放出。上周我就靠這個方法,幫全家搶到了清明小長假的F座連排。
現在每次坐高鐵,我都習慣性觀察F座的乘客。穿職業(yè)裝的在敲鍵盤,戴耳機的在追劇,小朋友趴在窗邊數房子,老人們湊在一起打撲克。這個小小的座位,就像個微縮的社會窗口,見證著不同人的出行故事。
"各位旅客,前方到站南京南站……"報站聲把我拉回現實。鄰座大哥合上筆記本,阿姨收起零食袋,小朋友還在興奮地比劃:"媽媽你看,那個樓像不像積木!"我摸了摸舒服的F座靠背,突然明白為什么大家都愛它——在這里,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旅行節(jié)奏。
下次您買高鐵票,不妨試試F座。說不定也會像我一樣,從此變成"F座鐵粉"。畢竟,能同時擁有風景和自由的位置,誰不愛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