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群島生活藝術季在浙江嵊泗黃龍島圓滿收官。本次藝術季歷時四周,以“共建共創共享”為核心理念,圍繞展覽、表演、論壇、市集、工作坊等形式,吸引了來自全國的100余位藝術家與實踐者,共同打造一個面向未來的社區生活樣本。
青年共創,藝術與生活共生
第一、二周,駐地創作與展覽布置同步推進,22組入選藝術項目陸續在島上落地。展覽覆蓋黃龍島藝術館、研學樓、泥黃坑共富工坊三大空間,內容涵蓋裝置藝術、影像、繪畫、陶藝等多個方向。創作者們將在地文化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用視覺語言回應“什么是理想中的生活”。
島嶼論壇,思潮涌動。第三周的論壇進入思辨與對話階段。藝術季主辦方組織了三場以“可持續發展的跨界對話”“鄉村振興的?年解法”“鄉村產業三重奏”為議題的論壇,邀請了10位長期在相關領域深耕的實踐者展開交流。嘉賓們圍繞如何以藝術激活鄉村、如何構建社區共生生態、如何在鄉村中實現文化與商業共融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為鄉村可持續發展和新生活方式提出了多維視角與方法路徑。
第四周活動則聚焦演出與參與式藝術體驗。圍繞音樂、戲劇、非遺、療愈等多個主題,開展了多場沉浸式演出與工作坊,帶領游客在海風和陽光中感受生活的另一種節奏。活動現場,不設舞臺、不設觀眾席,每位參與者都成為現場的一部分,以身體與五感與島嶼深度連接,體驗藝術的多元邊界。
激發共建力量,打造理想社區雛形
據主辦方介紹,理想群島生活藝術季不僅是一次藝術集結,更是一場關于生活方式的集體實驗。通過展覽、表演、論壇、工作坊共創等多元形式,項目希望探索如何讓文化藝術在鄉村落地生根,并真正服務于社區與人群。
“我們希望構建的是一個可居住、可創造、可持續的生活社區,讓每一位參與者都成為共建者。”小島共建發起人錢仕逸表示,未來項目將持續推動“100個藝術現場共創計劃”,吸引更多創作者、青年與在地居民,共同參與黃龍島的文化與生態共建。
本次藝術季的順利舉行,不僅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也為城鄉融合、社區共建提供了一個可復制、可延展的實踐樣本。接下來,黃龍島將繼續以島嶼為舞臺,連接更多生活與創意的可能性,打造屬于當代青年的“理想生活共同體”。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