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作為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與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聯合舉辦了主題為“人工智能在武裝沖突中的運用:挑戰與機遇”的專題討論。來自中國、美國及歐洲的專家學者、人道組織和政府代表圍繞人工智能對現代戰爭和國際安全的影響、倫理和人道困境及國際治理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圖片來源:世界和平論壇主辦方
本屆論壇7月2日至4日在北京舉辦,以“共促世界和平與繁榮:共擔、共享、共贏”為主題,匯聚全球政要、學者及國際組織代表,共同探討如何通過國際合作維護和平與發展。
人工智能改變戰爭形態,
國際人道法面臨新挑戰
新興技術正在改變武裝沖突的作戰方式,并使其變得更加復雜。在當前快速變化的國際安全局勢中,人工智能在軍事中的應用不斷深化,引發了全球對其合法性與人道影響的高度關注。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中國事務特使、東亞地區代表處主任史德林主持專題討論。圖片來源:世界和平論壇主辦方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中國事務特使、東亞地區代表處主任史德林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武裝沖突的形態,既帶來變革性潛力,也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強調,國際社會需確保交戰方在國際人道法框架下使用人工智能,同時確保人道部門能夠利用人工智能減少對平民的潛在傷害。
人工智能正在以超越人類認知能力的方式影響并加速有關在武裝沖突中將“誰”或“什么”作為攻擊目標的軍事決策,給平民帶來額外風險。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認為,各國在將人工智能用于可能對人類生命造成嚴重后果的任務或決策時,應保留有效的人為控制和判斷。戰爭中的法律義務和道德責任絕不能外包給機器和軟件。
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格雷戈里·戈登(Gregory Gordon)從法律角度剖析了人工智能系統在遵守國際人道法的區分原則、比例原則和預防措施原則方面所面臨的挑戰。他指出現有法律體系不足以規制人工智能系統,呼吁國際社會制定更具約束力的規則。
人工智能的雙刃劍:
軍事應用與人道救援
在深入探討相關法律規定的同時,與會專家也高度關注人工智能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利與弊”平衡,特別是在軍事行動與人道援助中的角色轉換。
比利時駐華大使安博寧(Bruno Angelet)指出于2024年8月1日正式生效的《歐盟人工智能法案》,作為全球首部全面監管人工智能的法規,開篇明義地指出該法案旨在“促進以人為中心、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的應用”。安大使強調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應用也必須“以人為本”,人類應始終對戰爭決策負責。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數字戰爭技術顧問毛羅·維尼亞蒂(Mauro Vignati)則闡述了在決策系統中使用人工智能所帶來的潛力與風險。他指出,人工智能提高了決策速度,但目前人工智能系統依然存在偏差,具有不可預測性,從而會增加做出錯誤決策的風險。
專題討論嘉賓(左起):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中國事務特使、東亞地區代表處主任史德林、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格雷戈里·戈登、比利時駐華大使安博寧、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研究院院長曾毅、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茜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數字戰爭技術顧問毛羅·維尼亞蒂。 圖片來源:世界和平論壇主辦方
呼吁國際合作,
構建人工智能治理新框架
在分析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之后,多位專家將視角轉向全球治理機制的建設,認為當下國際社會在這一領域的共識仍然不足。
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研究院院長曾毅指出,人工智能治理面臨倫理、法律、技術、軍事等多維挑戰,需要跨部門、跨國界的合作。例如在相關法規方面,中國同樣倡導“以人為本”的治理理念,中國已經出臺了關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合成等具體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規定,也正在推進相關指導性的政策文件,歐盟、美國和中國在這一領域可互為借鑒。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茜則在討論中指出,目前人工智能的國際治理呈現“碎片化”特征,尚未達成國際共識,她強調數字時代的國際人道規范需各國協同維護。
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為社會——包括人道領域——帶來機遇和挑戰, 2024年11月,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發布了其,以更好地指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利用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方面的實踐和決策。此外,委員會在今年早些時候根據 “軍事領域的人工智能及其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影響”的第79/239號決議提交了我們的意見,供聯合國秘書長審議,以支持各國確保人工智能的軍事應用符合現有法律框架,并在必要時確定可能需要采取額外法律、政策或行動措施的領域。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正在與各國一道,努力支持制定管制作戰手段和方法的國際人道法規則。
除學術和政策討論外,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還在現場特別設置了“數字困境”VR體驗環節,使與會者更直觀地理解戰區民眾所面對的數字技術挑戰。
通過VR設備,與會者能夠身臨其境地體驗戰爭環境中人們在虛假信息、數據保護、監控技術、人工智能、生物識別數據和網絡連通性等方面面臨的兩難處境,進一步凸顯了人工智能對戰爭現實和人道救援所帶來的復雜影響。
本次專題討論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多元視角與建設性建議。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人工智能在武裝沖突中的運用是未來國際安全議程的重要課題。各國應加強協作,加快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性規則,確保人工智能技術始終服務于和平、人道與可持續發展,而非加劇沖突。
01
●出版物甄選 |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人工智能政策》
02
●加沙 | 醫療系統嚴重受損之際敵對行動再度激化
03
●國際人道法全球倡議——超越國界的集體承諾
04
●戰爭中的中立——跨越戰火的生命線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