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作為中國傳統拉弦樂器的代表,其藝術發展是一部不斷突破技術邊界與文化表達的歷史。孫文明是中國近代杰出的民間音樂家,與劉天華、華彥鈞并稱為中國早期二胡藝術的三大杰出代表。他存世的11首二胡作品風格迥異,開創了二胡演奏的許多“絕技”。以孫文明為代表的“江南孫氏二胡藝術”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成為非遺活態傳承的重要典范,充分體現了中國民族音樂發展的標志性成就。
奉賢,是孫文明藝術生命扎根最深的土壤,更是他人生最后十余載的歸處。1952年,飽經漂泊的孫文明定居奉賢,這片兼具江南水韻與市井煙火的土地,成了他創作的靈感源泉。
上海音樂學院,則是孫文明藝術價值被專業學界照亮的重要坐標。1959年,他受邀至上音民族音樂系授課;1961年,上音錄音室錄制了孫文明親自演奏的二胡曲目,如今這些錄音資料已經成為絕響。
近年來,孫文明的二胡藝術成就獲得學界高度認可,其經典作品《流波曲》《彈樂》等不僅被納入中國音樂金鐘獎等國家級專業賽事的必選曲目庫,更被上海音樂學院等各大專業院校列入本科至博士階段的教學大綱和各項教材中。2024年,上海音樂學院開創性地設立“孫文明二胡藝術傳承”本科專業方向,成為我國首個將這一非遺項目納入學歷教育體系的高等音樂院校,標志著傳統民間音樂傳承正式進入學院派專業化培養的新階段。
此次上海音樂學院與奉賢“校地共建”,攜手舉辦國家級非遺項目“江南孫氏二胡藝術”全國傳承班,將以奉賢的歷史積淀為基,活化“流波故里”的文化記憶;以上音的學術資源為翼,構建專業化傳承體系。共同讓孫文明的音樂精神在當代綻放更持久的生命力。
項目宗旨
“重拾遺音 弦韻相傳” 江南孫氏二胡藝術傳承與發展計劃旨在系統挖掘、整理、研究與傳播二胡藝術大師孫文明的珍貴音樂遺產,通過學術研究、技藝傳習及舞臺演繹等,實現其藝術成就的活態傳承與當代發展。
項目聚焦孫文明在二胡音色探索、演奏技法革新及音樂表現力上的開創性貢獻,尤其針對其無千斤演奏、虛實音轉換、單指吟奏、雙弦雙音等獨門絕技開展專項保護與教學推廣,填補民族音樂傳承領域的空白。
通過培養專業傳承人、建立標準化教材體系、舉辦專題展演等活動,項目致力于實現三重目標:一是完整保存孫文明二胡藝術的精髓,避免技藝失傳;二是推動其創新精神融入當代民樂創作,激發行業活力;三是傳播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獨特創造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最終,讓孫文明“不可思議的琴音”跨越時空,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文化紐帶。
組織架構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
上海市奉賢區文化和旅游局
承辦單位:
上海市奉賢區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
孫文明二胡藝術中心
培訓安排
一、報名時間
2025年7月7日~7月15日
二、培訓時間
1.開班時間:7月30日
2.培訓時間:7月30日~8月5日
三、培訓地點
上海市奉賢區言子書院
四、課程設置
1. 課程內容
(1)孫文明二胡藝術的歷史價值與傳承的現實意義
(2)孫文明二胡藝術演奏絕技的特點與風格特征
(3)孫文明十一首二胡曲的技藝傳授(選定)
2.音樂會
“非遺在社區”——成果展示音樂會
五、培訓對象
學員要求:
本次培訓面向全國招生,通過評選擇優錄取學員25名。學員應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德才兼備,恪守社會公德;學員年齡原則上不得超過50周歲。(學員報名需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在本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或承擔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且成果較為突出的;
(2)優先錄取取得本專業副高級(含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或獲得國內重大賽事獎項(金鐘獎、文華獎)等;
(3)取得與本專業相關碩士研究生學歷及以上的;
(4)長三角地區各區(縣)文化館、群藝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中青年骨干教師、演奏家。
錄取方式:
報名學員需向培訓主辦單位提交近期演奏視頻,(曲目最好為孫文明二胡作品)及個人簡歷,格式為MP4。于2025年7月15日前發送至培訓主辦單位郵箱。主辦單位將邀請專家對報名學員材料進行集中評審,擇優錄取,并發放錄取通知書。主辦單位將在7月20日通過郵件方式發放錄取通知。
成績評定:
經專家考核評定合格的學員可獲得主辦方頒發的結業證書。
學員管理:
1.建立學員檔案,記錄學習進度、考核情況、考勤情況等;
2.制定嚴格考勤制度,缺勤一定次數或無故曠課取消結業資格;
七、師資團隊
1.項目負責人:汝藝教授
2.專家介紹:
汝藝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二胡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孫文明二胡藝術中心主任,中國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客座教授。
汝藝教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江南孫氏二胡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全國第一位復原失傳已久的孫文明二胡演奏“絕技”,全國第一位舉辦首場孫文明二胡作品全版獨奏音樂會,全國第一位記錄、整理、出版了《孫文明二胡曲全集》。曾策劃、創編、制作、主演了“重釋文明——大型多媒體孫文明情景交響音樂會”。
宋飛
胡琴表演藝術家、教育家、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哈爾濱音樂學院院長。中國音樂學院特聘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協民族弓弦樂學會會長、全國藝術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突出貢獻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榮獲國家表彰的“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入選國家文化英才。北京市長城學者、“高創計劃文藝界領軍人才”和“四個一批”“百千萬人才”。曾獲首屆“ART”杯國際比賽二胡專業組一等獎、中國“金唱片”獎、杰出民樂演奏家等重大獎項。
宋飛曾隨諸多國樂大師學習不同的民族樂器,是當代國樂中生代的代表人物。首演有80余部新作品,出版有十余張獨奏專輯,錄制出版有數十部二胡教材。代表性舞臺表演創新作品有《弦索十三弄》、《如來夢》情景音樂會、中國音畫樂舞《清明上河圖》情景音樂會、《逐夢》、《宋詞意境》和音樂劇《劉天華》等。以“遵傳統、厚基礎、重實踐、促創新”為教育教學理念,開創了獨具特色的二胡“雙語”教學模式,形成“手—腦—心—身”一體化二胡教學法,培養出了一批才華出眾的金獎學生。宋飛的二胡演奏藝術,可以說是集各家各派之精華,融傳統與現代于一體。被認為是中國民族器樂表演藝術領域的“領軍”人物。
馬向華
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十大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理事,北京音協二胡學會副會長。
曾在世界多個國家舉行音樂會,灌錄出版多張演奏教學專輯。曾首演著名作曲家黃安輪的二胡協奏曲《敦煌古譜四首》,2002年與中國愛樂樂團首演著名作曲家陳其鋼的二胡協奏曲《逝去時光》獲得好評。合作過的樂團包括英國皇家愛樂交響樂團、法國交響樂團、俄羅斯交響樂團、東京交響樂團、意大利威尼斯歌劇院交響樂團等。全球多個國家的電視臺、電臺,平面媒體均為其做過不同的特輯及專訪。
在演奏、教育、創作等方面,撰寫了《手到、心到、意念到》《精確、速度、力量》《修為、運化與表達》《等待,跟隨,信任與謙讓》《論演奏》等理論研究成果。
孫凰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后師從林心銘、王莉莉和劉長福教授。中國民管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音協二胡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學位中心專家庫專家。“國家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
曾當選為全國首位“中國民族音樂年度新人”。先后榮獲省級以上二胡大賽12個第一名(或一等獎),是二胡界CCTV、金鐘獎、文華獎、龍音杯等國內外頂級賽事的四大金獎和中國金唱片獎獲得者,并曾獲“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資助。
自留校以來,已有兩名學生被評為學校(BOB)拔尖人才。近80人次獲境內外二胡大賽三等獎以上大獎,其中一人獲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之星”獎。已先后出版11張專輯和一本編著。多名畢業生已在中國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等高校以及中央民族樂團等單位任職。
朱婧
上海音樂學院二胡專業孫文明方向博士,第十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第七屆文華獎最高獎獲得者 。2014 年師從著名二胡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江南孫氏二胡藝術”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汝藝教授學習至今 。2017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 。2021 年保送上海音樂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在校期間分別榮獲中國音樂金鐘獎、文華獎、敦煌杯、青樂杯、南洋國際音樂大賽、上海市大學生藝術展等最高獎項。與許多著名樂團首演了多部二胡作品,如:2023年7月7日以及2024年6月14日于貴陽大劇院參與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協奏曲音樂會和貴陽交響樂團合作成功首演交響樂版《陽光·大地》《弦殤》;2023年11月6日于天臺縣文化中心大劇院參與和合文化全球論壇與上海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首演民族管弦樂版《第五二胡狂想曲》等。
報名方式
1.填寫《學員報名表》(見附件1);
2.提交一首能夠體現報名者本人實際演奏水平的演奏視頻(MP4格式),曲目最好為孫文明二胡作品。
3.身份證正反面掃描件(PDF版本)。
4.如在報名表中填有獲獎信息,請提交與之對應的獲獎證書的掃描件(所有獎項掃描為PDF版本)。
5.報名者將學歷證書、職稱證書PDF版本。
將以上五項報名材料壓縮打包,以電子版郵件形式,發送至報名郵箱:jnssehysccb2025@163.com,標題格式:姓名、單位、“江南孫氏二胡藝術”全國傳承班報名。
其他事項
培訓費用:參加培訓學員的往返交通費自理。主辦方將承擔學員培訓期間的住宿(2人一間)、餐飲、培訓材料等相關費用。
住宿地點:上海市奉賢區
聯系方式報名工作聯系人及電話:
陳彥濤,電話:13817309248
連心宇,電話:13559568606
呂祥睿,電話:15958187923
報名郵箱:jnssehysccb2025@163.com
附件1:重拾遺音 弦韻相傳——“江南孫氏二胡藝術”全國傳承班 學員報名表,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下載。
報送:區文化館
編輯:王鵬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