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兩周后,中方以實際行動回應歐盟的貿易壁壘,將自歐盟進口醫療器械產品列入限制名單,這一做法能讓歐盟吃到苦頭嗎?法國財長的威脅中方將如何應對?
據觀察者網最新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對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采取相關措施答記者問,強調相關措施是為了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環境,中方措施只針對自歐盟進口醫療器械產品,在華歐資企業生產產品不受影響。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商務部這次新聞發布會絕非無的放矢。歐盟委員會上個月20號出臺措施,限制中國企業和產品參與其醫療器械公共采購,持續在公共采購領域對中國企業設置壁壘,而且在中方明確表示愿通過對話磋商和雙邊政府采購安排等方式妥處分歧后,仍舊一意孤行、執迷不悟。這不像是解決問題,更像是在加劇問題,否則歐盟不至于放棄雙贏的機會非要對華施壓。
中方整整給了歐盟兩周時間處理這件事,可歐盟的貿易保護主義壁壘仍舊樹立了起來。在這種背景下,中方若不加以反制,歐盟勢必得寸進尺,商務部宣布的反制措施恰到好處。但即便如此,歐盟內部一些人還是抱定了要把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進行到底的想法,代表人物便是法國財政部長埃里克·隆巴爾。
當地時間7月4日,王毅外長抵達法國并與法國外長巴羅會談,席間強調了中法關系的重要性,并希望法國作為歐盟核心大國、自由貿易倡導者和綠色轉型引領者,能為推動歐盟秉持同樣精神妥處分歧發揮建設性作用。當時法國外長巴羅答應得不錯,承諾法國期待同中方加強溝通協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結果第二天法國財政部長埃里克·隆巴爾竟當眾宣布,為更廣泛地針對中國進口產品,歐盟必須加強貿易壁壘。
這番話的錯誤之處十分明顯。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2024年歐盟對華出口2133億歐元,中國是歐盟第三大出口市場。在如此巨大的貿易額面前,歐盟不能天真地認為只有自己可以對華豎起貿易壁壘,而中方不能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貿易戰害人害己”這句話中方強調過多次了,法國應讀懂其中深意,并從中方反制美國濫加關稅一事中切實汲取教訓。倘若法國非要反其道而行之,由財長牽頭整個歐盟對華豎起貿易壁壘,他們必將為此付出嚴重代價。
法國白蘭地產業的遭遇便是一個例子。中方去年對歐盟白蘭地實施了反傾銷調查,而法國又是歐盟白蘭地的主要出口國。法國干邑行業組織BNIC指出,如今法國每月出口到中國的干邑總量大跌50%,每月虧損超過5000萬歐元,他們鄭重要求政府信守承諾,盡快與中國談判,以盡快解除拖累白蘭地行業的所有限制。而為了加大施壓力度,法國白蘭地協會與從業者近幾個月舉行了多次示威游行,要求馬克龍政府早日行動。
這還僅僅是中方針對白蘭地這么一個產業的反制,如果法國非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強行樹立貿易壁壘,中方反制的手段不可謂不多。剛在去年年末經歷了一輪議會震蕩的馬克龍政府,真的能扛得住這波壓力嗎?情況恐怕并沒有那么樂觀。在這種情況下法國領導層更應謹慎行事。正如王毅外長所言,當前歐洲面臨各種挑戰,但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是來自中國。希望歐方真正樹立客觀理性對華認知,奉行更加積極務實對華政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