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擅長書法的皇帝,并不算少,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宋徽宗、康熙和乾隆等,均是書法高手,特別是宋徽宗,號稱“藝術帝王”,天賦和能力,十分高超,曾獨創“瘦金體”。
同時推出“尚意”理念,讓書家開闊思想,大膽創新,激發活力,由此造就出,宋朝的獨特書風,以及“宋四家”等高手,不過世間凡事,有利則有弊,“尚意”之風雖然生動、個性,但是古法的臨摹、傳承,不夠到位。
若是持續傳播,不深入古法,既有可能令其失傳,幸好宋徽宗第9子——宋高宗,繼承父親的天資,不僅感悟力、藝術涵養強悍,他還高舉“復古”大旗,保障筆法傳承,令書法回歸正統。
后世評價2人書法,普遍認為宋徽宗,勝過宋高宗,分析創新能力,事實的確如此,可是論就筆法,以及學習價值,宋高宗更勝一籌,樓鑰曾記載:“高宗……始為黃庭堅書,改用米芾,動皆逼真,至紹興初專仿二王”。
他也自述:“凡五十年間,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筆墨。故晚年得趣,橫斜平直,隨意所適”,宋高宗由淺入深,諸朝皆學,融合前人精髓,特別學“二王”最深,50年如一日苦學,中后期領悟核心,繼承正統。
而且這位“太上皇”,就在中后期,寫出一幅標準范本,字字生動遒和、暢意俊麗,足以媲美《圣教序》,堪為“必備范本”,此帖就是《行書千字文》。
寫于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彼時書法成熟,筆力強悍,起筆露鋒,行筆中鋒衄挫,收筆含蓄,兼具《圣教序》的規范與靈動,章法和構勢,也變幻豐富。
啟功曾說:“多力豐筋屬宋高,墨池筆冢亦人豪。詳搜舊格衡書品,美謚難求一字超”,趙孟頫出身宋朝宗室,此帖定然見過,據說,他用其字啟蒙,之后學了一輩子,由此可見,宋高宗書法之精妙。
這幅《行書千字文》姿態和技巧,神似《圣教序》,不過《圣教序》多是拓本,字跡漫漶,不夠精細,此作乃是罕見墨跡,筆畫清晰,著墨潤麗,可時常臨摹,掌握正統筆法,提高線條的質感、活力,寫出藝術性。
而今,我們對宋高宗《行書千字文》,進行1:1超高清復刻,采用博物館級別,12色微噴復刻工藝,與原作毫無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經折裝,使用翻折設計,裝裱精細,便于臨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現代字注釋,幫助初學者識讀,此帖極為高清,市面罕見,獨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還原、細膩,所有字體的細節處理,全都一覽無余,見此品如見原作,若您喜歡可以點擊下方商品鏈接一觀。
作品為我店獨家版權,侵權抄襲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