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在盧溝橋事變88周年的特殊日子,由中共沈陽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社科聯等單位主辦,中共沈河區宣傳部、區教育局、區文旅局、沈陽市紅色文化研究會承辦的“沈河區師生同上一堂思政課暨中小學生抗戰文化主播大賽”在沈陽市第七中學附屬小學隆重啟動。活動以“銘記抗戰歷史,傳承方城薪火”為主題,通過線下主會場與線上分會場聯動,覆蓋全區師生,共同開啟一堂沉浸式思政課與文化實踐盛宴。
嘉賓與小演員合影
紅色基因融課堂,思政教育潤心田
活動在七中附小師生激昂的歌表演《歌聲里的中國》中拉開帷幕。沈河區教育局黨組成員、沈河區教育事務服務中心葛海豐主任在致辭中強調:“沈陽是一座英雄城市,沈河區方城更蘊藏著豐富的紅色資源。此次活動將課堂教育與文化實踐相結合,既是賡續抗戰精神的生動載體,也是推動青少年思政教育走深走實的重要舉措。”隨后,現場播放了沈陽方城紅色遺跡宣傳短片,一幕幕珍貴影像帶領師生重回烽火歲月,引出備受矚目的“抗戰文化主播大賽”。大賽策劃人高振河詳細介紹了賽程規則,鼓勵學生以主播視角挖掘方城抗戰故事,用青春之聲傳播紅色文化。
開場節目
葛主任講話
學生觀看宣傳片
高院長介紹大賽規則
在與會領導共同按下啟動球的瞬間,大賽正式啟幕。期待師生們以史為鑒、以學促行,讓抗戰文化成為沈陽文旅的新名片。
領導一起按動啟動球
專家開講鑄魂育人,抗戰記憶激蕩情懷
活動的高潮環節是由沈陽抗戰史專家王建學教授主講的思政課《沈陽抗戰記憶》。通過珍貴的歷史影像與文物圖片,王教授深入淺出地講述了沈陽在抗戰中的戰略地位與英雄事跡,從“九一八”事變到東北抗聯斗爭,一個個鮮活的史實讓師生深刻感受到這座城市不屈的精神底色。
王教授講思政課
實踐賦能青春,薪火代代相傳
本次活動創新采用“思政課+實踐賽”模式,既注重知識灌輸,更強調行動引領。主播大賽面向全區中小學生,要求參賽者圍繞沈陽方城內紅色遺跡創作講解作品,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傳播抗戰文化。大賽不是簡單的演講比賽,而是引導孩子們走進歷史現場,用當代語言激活紅色資源,真正實現‘知行合一’。
活動在全體與會者的熱烈掌聲中圓滿落幕,但屬于青少年的紅色傳承之旅才剛剛啟程。正如主持人在結語中所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而新時代的少年,必將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力軍。”
此次活動不僅為沈河區思政教育注入新活力,更以創新形式搭建了青少年與紅色文化的對話橋梁,為沈陽打造抗戰文化品牌寫下青春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