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上海首個博物館里的愛心暑托班!”閔行區顓橋鎮田園外小金都校區內,一群小學生的驚嘆聲在長須鯨博物館中回蕩。
當暑托班課堂“嵌入”海洋奧秘的科普場館,孩子們好奇的目光與鯨骨標本相交,一場沉浸式海洋探索之旅由此啟航。這是今年閔行區愛心暑托班為近7000名孩子編織的夏日圖景中,一抹亮眼的“鯨”彩。此外,在保障方面,今年還實現了應急救護普及培訓首次涵蓋所有班級,確保每個班級都有負責老師或志愿者掌握急救知識與技能。
上海首個博物館里的愛心暑托班來了
“官方帶娃”,解放雙手
在長須鯨博物館里上愛心暑托班是什么體 驗? 田園外小金都校區點位近百名孩子直呼“太酷啦”。
深藍色的課堂充滿了科幻感,連課桌椅也配套設置了淺藍色, 顓橋鎮創新性地將課堂嵌入科普場館,為孩子們打造一個觸手可及的海洋知識殿堂。
“賽鯨以其快速的有用能力和獨特的生活習性而著稱……”在小小演講員的解說下,孩子們快速認識了長須鯨、賽鯨、藍鯨等幾種鯨魚的特性與不同,也更加深刻理解了環保的重要意義:“我們應該保護海洋生物,和長須鯨以及它的伙伴們和平共處,愛護海洋環境。”
田園外小金都校區點位的孩子們在參觀長須鯨標本
這些“花活”并非流于形式。“我們旨在打破傳統課堂的界限,讓孩子們在沉浸式的‘鯨’彩世界中,直觀觸摸自然科學的神奇。”顓橋鎮團委書記楊偉萍告訴記者,將愛心暑托班搬進長須鯨博物館,是今年顓橋鎮探索“館中班”暑托班的創新嘗試。
愛心暑托班以優質的課程和環境,已成為越來越多學生和家長的暑假首選。第一次參加愛心暑托班的圖圖同學早上五點就興奮地起床了,成為了閔行區七寶鎮明強第二小學點位第一個到校的學生。而 黃女士和孩子則是愛心暑托班的“老朋友”了:“‘官方帶娃’總歸更放心一些,尤其對雙職工家庭,真的是解放雙手。放學家長晚到了,志愿者也會陪著孩子,很暖心。”話別記者,黃女士騎上電動車準備上班。
明強二小一位家長的朋友圈
今年,閔行區愛心暑托班規模達100個班,與去年持平,辦班量穩居全市第二,31個點位將貼心守護整個暑期7月7日至25日、7月28日至8月15日兩段時光。
七寶實驗小學點位的孩子們在制作“南湖紅船”3D拼圖
“今年暑托班有健美啦啦操、繪本閱讀等融合課程,把孩子交給暑托班,我就能安心工作了。”在黎明小學不少家長口中,愛心暑托班這種“官方帶娃”模式不僅緩解了暑期孩子看護難的問題,豐富的課程形式也吸引家長們“搶課”。
為給孩子們搭建起知識探索與快樂成長的多元舞臺,閔行區各街鎮紛紛亮出“看家本領”。浦江鎮將“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馬橋鎮引入前沿AI機器人課程;梅隴鎮科創課堂以“創意+實踐”為核心;新虹街道巧妙融合科技創新與非遺文化;莘莊工業區開設無人機探秘、科技制作等課程,激發少年的創造火花。更讓孩子們雀躍的是,華漕消防救援站的消防車將開進校區,藍天救援隊現場傳授逃生結繩技巧,武裝部教練還將在教室里開展體適能小拉練。
專業團隊守護,急救培訓首次全覆蓋
“官方帶娃”,靠譜
每一間暑托班教室的背后,都有一支專業而溫暖的守護團隊:1名班主任、3名大學生志愿者和2名高中生志愿者構成服務核心。今年,團區委招募志愿者及帶班工作人員超1100名,專業力量與青春熱情共同匯聚。
在江川路街道華坪小學,一聲特別的問候叩開記憶之門:“同學們,暑假好。十幾年前,我也和你們一樣坐在這里。”一群華坪小學畢業生重返母校擔任志愿者,身份轉換間,愛心完成了溫暖的傳承。“這個暑期,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這種傳承對孩子們來說比說教更有說服力。”華坪小學點位負責人褚老師表示。
志愿者一路引導學生入校
為確保安全,閔行區還在開班前夕開展了應急救護普及培訓,“此次培訓規模首次涵蓋所有班級,培訓人數達100人次,以保證每個班級都有負責老師或志愿者掌握急救知識與技能。”團區委學生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經費保障、場地落實到健康監測、食品安全,團區委聯合區教育局、區公安分局、區財政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監管局、區數據局等18個部門協同為愛心暑托班注入專業力量,構筑堅實保障。
記者:姚怡瑩
部分供稿:團區委 齊音 顓小鶴
視頻:莊辰昊 沈浩天(實習)
初審:林心怡
復審:方雨斌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