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7月7日電 (記者葛俊俊)7月7日早,浦東新區小學生愛心暑托班正式開班。據悉,全區共開設142個辦班點284班次,服務小學生1萬余人,參與志愿者2800余人,切實緩解假期“看護難”問題。本次愛心暑托班將延續至8月15日。
該項目由浦東團區委、區教育局聯合相關單位舉辦,已連續12年列為市為民辦實事項目,同時是2023-2025年市民心工程,也是區民生實事項目。
本次愛心暑托班有四個方面特色:
筑牢安全保障防線。嚴格落實“四不兩直”檢查制度、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供餐“白名單”等辦班保障機制,構筑安全的辦班環境。根據暑期高溫天氣特點,為各辦班點配備防暑保障包。
擴大辦班覆蓋范圍。持續擴大辦班規模,辦班點從去年的120個增加至142個。其中,惠南鎮開設7個辦班點,覆蓋5個鎮管社區,浦興路街道等7家街鎮開設6個辦班點。辦班點位設在學校、黨群服務中心、青年中心等陣地,滿足社區居民、新興領域青年等群眾的就近托育需求。
充分發揮育人功能。愛心暑托班作為面向大、中、小學生的育人一體化平臺,不僅有效緩解了暑期“看護難”問題,更深化了育人實效。多年來,上海電機學院持續為暑托班定向輸送大學生志愿者,累計參與志愿者1000余人,并鼓勵志愿者們結合自身專業優勢,為小學生提供科創體驗、航模制作等多元化活動支持,形成“大手牽小手”的良性互動。
豐富特色活動內容。堅持“五育”并舉,整合各方資源,將成長引領寓于托管服務,為各辦班點配送適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活動超1.1萬場,涵蓋科技創新、文化傳承、心理增能等優質內容。
此次各辦班點化身“夏日充能站”,進一步豐富活動種類和數量,滿足小學生個性化需求。如金楊新村街道以上海市香山中學“美育”為特色貫穿托育始終,開設“吉言扇語”手繪扇、“巧手生花”非遺手工剪紙等活動,培養孩子們的審美觀和創造力。浦興路街道通過開展“少年·武動”主題活動,加強青少年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南匯新城鎮依托上師大附屬浦東臨港科創小學特色,開展“趣味數智宮”“七巧建筑師”等活動,啟迪小學生的科學思維。(浦東團區委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