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敘述皆有官方信源,為了讀者有更好體驗放在了文章后綴!
前段時間一起僧人將信眾供奉的米扔出殿外的事情,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大家的印象當中僧人都是心懷慈悲的人,他們把眾生的事情放到第一位。
一般情況下都是和他人講道理,很少用動手的方式解決問題。
這次扔米的事情讓大眾,對僧人的印象產生了極大的改觀。
其中有什么不為人知的事情?最后這件事情又是怎么解決的?
和尚扔信眾的供奉
這件事情地發生在6月份,那天五臺山的一個殿宇內真上演著這樣的一幕。
一位老人把自己帶來的兩袋大米,擺放到天王殿的供桌上,不等老人有動作。
一個身穿黃色僧袍的和尚,徑直的進入殿中把米袋直接丟出了殿外,他的這個行為讓老人愣在當場。
出家人都主張清修對于供奉的物品,并沒有明確的禁止什么不能用。
更何況供奉大米在佛教當中屬于常見的活動,可是這個扔米的僧人這么不尊重他人。
一時之間網上都是對他的批評,這個寺廟更是引起了民眾的注意。
為了查清事情的原委,當地相關部門對于這件事情進行了調查核實,因為那個僧人的行為影響太過惡劣。
于是根據寺院的規定寺廟的負責人對那名僧人進行了懲戒,并把人遣返回了老家。
對于這件事情寺廟深感抱歉,表示會加強對僧人的管理,只會不會在讓類似的事情發生。
這件事情除了僧行的行為欠妥當之外,就是他手中的手機太引人注意。
僧人的收入水平本就不會有多高,一般沒有名氣的寺廟更是貧窮,他竟然能用的起這么好的手機,一看那個就沒有那么簡單。
徒弟在網上為師傅喊冤
本以為在官方的通報下這件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沒想到起單僧人被逐出五臺山之后。
網上竟然有一個自稱起單徒弟的僧人,表示自己的師傅是無辜的。
更是大言不慚的稱對方拿自家不吃的米供奉給寺里,可是大家都是有眼睛的,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并不會因為他的三言兩語就改變自己的想法。而這件事情也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之后根據調查結果我們得知,這個為師傅喊冤的和尚,并不是五臺山的佛門弟子。
而是一名普通的網紅,想要蹭這件事的熱度卻直接被揭穿,而像這樣打著僧人的旗號謀取利益的事情還有很多。
根據網友的爆料如果有師傅帶來客人,就能有抽成,寺廟周邊的老板更是調侃道,有門路的每月能有上萬收入。
而原本是香客們是誠信禮佛,不曾想帶當成了待宰的羔羊,有的地方僧人比香客都有錢。
利用寺廟的名聲敲詐香客,正義永遠不會缺席,在今年5月份忻州市公安局,更是成功破獲了一起利用寺廟祈福詐騙的案件。
冰山一角
而這次的扔米事件讓五臺山徹底暴露在大眾的實現當中,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情也終于暴露在陽光底下。
五臺山的名譽更是受到了眾創,越來越多的網友看是在網上,揭露五臺山寺廟的真面目。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寺廟也逐漸商業化,原本的功德箱是為了方便信眾捐贈錢財,不管多少都是為了積累福報的一點心意。
如今也變成了他們“借佛斂財”的一種工具,可是修行本就是通過吃苦,從而達到破除心中執念的過程。
在修行的時候他們都會懷著感恩,相比較那些把供奉和金錢掛鉤的僧人,遼寧海城的大悲寺才是真正的苦行僧。
他們從來不收信眾的一分錢,更不會在寺廟中設立功德箱,而釋某道們應該早已忘了修行的初衷。
糧倉飽滿卻還嫌棄信眾供奉的是陳米,他們的行為像一個巴掌一樣,打到五臺山僧人的臉上。
或許他們早已忘記佛陀曾經修行的時候,即便是他人給的搜飯也會心懷感恩,珍惜每一粒米。
修行是在逆境中保持內心清明,不會被外界事物迷失自我,從而達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結語
五臺山的那位守殿僧人,他扔的不是米是信眾的虔誠與信仰,不管是什么原因他都沒有,具備一個僧人該有的慈悲心。
更是違背了佛教的基本教義,對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觀察者網(五臺山通報:釋某道,已被勸返回家2025.07.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