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被稱為“宇宙舅舅”的龔先生又如約登上“假期限定版”熱搜。
每逢寒暑假,重慶的龔先生家便自動切換為“超大型托管中心”——十多個外甥,呼啦啦組團駕到。五年來,這支龐大的“外甥軍團”每年兩次雷打不動地涌向舅舅家,這場面像極了《家有兒女》超級Plus版。
然而評論區卻悄然分裂:有人感動于“這才是親情”,羨慕別人家的“神仙”舅舅舅媽。
但也有人犀利發言:“去舅舅家過暑假都成固定節目了”“沒新聞報可以不報,同樣的劇本年復一年,到底煩不煩?”
流水的熱搜,鐵打的舅舅。自2022年至今,“宇宙舅舅”的暑假故事從未缺席。視頻中溫情依舊,但公眾的感動閾值已在重復敘事中悄然升高。一條高贊評論道破倦怠:“明年此時,熱搜是否還會準時彈出‘舅舅已備好三頭豬’?”
面對這“超規格”親情,網友生出好奇,如此“盛況”,是否有團隊策劃包裝?龔先生表示,背后沒有團隊,自己想記錄孩子們的成長和大家庭的熱鬧。但網友的疑慮并未消散,當“無團隊”成為流量時代的免責聲明,誰能驗證鏡頭外的真實?
這出“親情連續劇”的矛盾性正在于此,現代人越是困于鋼筋水泥的城市,越是渴望看到這樣的“情感烏托邦”。但當同類故事反復沖刷熱搜,警惕便會取代共情。
龔先生或許是真誠的,但問題在于:當平臺算法偏愛沖突與奇觀,溫情唯有裹上“宇宙級”“最強”的夸張糖衣,才能擠進公眾視野。
與其追問舅舅是否炒作,不如直視這種矛盾:我們既想從熱搜里打撈失落的親情,卻又厭惡被流量馴化成“感動工具人”。我們或許應該走出短視頻,推開親人的門——真正的親情,從不需要“爆款認證”。
北大、清華等多所高校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公布!
一期一批次交付!河南師范大學,新校區進展→
編輯:牛嬌娜 | 審核:靳暉 彭向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