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國超大城市,常住人口接近2500萬,這里現代化程度很高,各種基礎設施先進而完備。聽說在上海有一個獨特的變電站,借著這次難得的機會,我決定去了解一下。
巴西247新聞網記者 吉列爾梅:“我們現在是在上海市中心的靜安雕塑公園,在我腳下是全球最大的地下變電站,現在我們將深入地底,去探索這個地下世界運作奧秘。”
一走進靜安雕塑公園下方的靜安變電站,首先看到的是用全息投影技術展示的關于整個變電站工程的詳細介紹。這個地下變電站共有4層,地下最深處達31.5米,相當于12層樓深入地下。
2010年為滿足城市用電,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建成世界上設計容量最大,深入超大城市中心區域的500千伏多級降壓全地下變電站。這里是9座220千伏變電站的上級電源,為周邊用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電能。為了保證安全運行,變電站采用了先進的運維技術。
國網上海電力靜安變電站運維人員 秦佳鳴:“這是巡檢機器人,它能幫我們做大量工作。”
變電站的工作人員告訴我,比如這個機器人巡檢設備,就是他們日常工作中的好幫手。
秦佳鳴:“你可以看到它的頭正轉向儀表,對,這就是避雷器,它能給避雷器拍照。”
機器人正在做的這個動作,就是在精確記錄和監控變電站設備上的各種數據,然后把監測到的內容發送到主控室的計算機上。變電站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別小看這個機器人,有它幫忙巡視,他們日常的工作輕松了很多。那么這個機器人到底能給人的工作幫多大的忙?我決定去詳細了解一下。
親身體驗才發現,小小巡檢機器人果然有大作用,不用說這小小盤上的數字讀起來有多費勁,要是再遇到一個位置不方便的巡檢點,我就要打著手電,鉆進鉆出折騰半天。而巡檢機器人只需要遠遠瞄一眼就已記錄在“腦”。
巴西247新聞網記者 吉列爾梅:“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科技發展案例,在一座繁華都市的心臟地帶,生活著千萬市民的城市下方,居然隱藏著這樣一座高科技工程,這充分展示了中國在科技、工程、城市規劃等方面的創新能力,也是一項兼具實用性與前瞻性的城市解決方案。”
在靜安變電站體驗完之后,我見到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的高級工程師汪強,他曾經參加過靜安變電站的建設,而且還與巴西有很深的緣分,曾先后幾次遠赴巴西,參與巴西美麗山特高壓輸電項目建設。
國網上海電力高級工程師 汪強:“我現在穿的這件工作服,就是當時參加巴西美麗山輸電工程建設時穿的,特意帶了件回來做個紀念品。”
巴西美麗山特高壓輸電項目,是中國特高壓技術首次在海外應用的標志性工程,巴西地域遼闊,水電資源集中于北部,而電力負荷需求則集中在東南部大城市,能源分布與負荷分離的矛盾突出。為了解決這一矛盾,2014年7月,國家電網公司與巴西國家電力公司簽署了《巴西美麗山特高壓輸電項目合作協議》,2019年10月工程建成并投入運營,成為世界上最長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滿足了巴西2200萬人口用電需求。
國網上海電力高級工程師 汪強:“因為他們需要長距離輸送電,動輒達2000公里及以上,如果采用低電壓輸電,那就是一個接力站接著另外一個接力站。總的來說就是一路上的能源消耗或者說是浪費會比較大,那么東西多了之后反而又容易產生故障。而我們的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點到點,正好可以滿足這種需求。”
內容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