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
今年的票房市場無疑是最為奇特的一年,雖然春節檔出了一個史詩級的大爆款《哪吒2》狂攬百億票房,可接下來的半年卻再沒有一部現象級電影問世。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暑期檔,無論是影院還是普通影迷都希望能有一部電影出現,來改變這樣“畸形”的局面。
而很顯然,在今年暑期檔剛開始,也就只有陳思誠的咖位能扛得起“救市”的大旗。
的確,陳思誠從進入幕后開始就給觀眾制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票房奇跡,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導演,他的商業片的架構水平還是非常高的。
但可惜的是,這一次陳思誠卻好像遭遇了滑鐵盧,不僅沒能打響自己《解密》的翻身仗,反而被官媒點名批評。
1、頗為有趣的故事
首先必須承認,《惡意》這部電影本身還是非常有爆款項的。
先說它的演員陣容,張小斐、梅婷、陳雨鍶等雖然比起來影后云集的《醬園弄》是差了點意思,但也算是非常豪華了。
再加上這是一部主打“惡女”的電影,在還未上映的時候就已經賺足了噱頭,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而且據看過電影的網友評價,這部電影一開始的故事也的確非常勁爆,能夠吸引人看下去。
不僅情節緊湊,每一條線都是朝著全員惡人的節奏去的,而且最后還留給觀眾了一個悲劇結局,一個由所有人“惡意”釀成的結局。
似乎是為了加強故事本身的沖擊力,很多關于《惡意》原型的科普也在最近火了起來。
本身充滿戲劇化的電影又有了真實案例做背書,好像更進一步的強化了這種悲劇感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諷刺。
按理來說,《惡意》已經集齊了一部現實主義電影能夠成功的大多數要素。
但上映三天票房卻只有三千多萬,豆瓣評分也不過6.3分剛剛及格,屬于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2、工業化流水線產品
對熟悉陳思誠的觀眾來說,他的作品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并不意外。
畢竟雖然對于普通觀眾來說,陳思誠的名字或許是電影不太難看的金字招牌,但對于相當一部分影迷來說,陳思誠的片子就是工業流水線作品的代名詞。
我們會發現陳思誠早期是相當喜歡翻拍的,比如《誤殺》就是他翻拍作品里最成功的一部。
翻拍有很多好處,比如不用構思劇情,可以照抄分鏡,減少了編劇和導演的工作。
而且翻拍的作品多數也是經過市場檢驗的,證明這樣的作品可以被觀眾所接受。
而后來雖然陳思誠不再如此執著于翻拍,卻也依然沒能逃脫想辦法減少編劇和導演工作量的怪圈。
《南方都市報》的編輯就覺得,這部電影雖然情節緊湊,看起來非常有爆款相,可是真的看下來卻又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就比如說電影中的角色晨晨僅僅憑借一篇自己主導的新聞報道,就從實習生一躍成為主編是明顯不符合現實的,屬于是強行在壓縮劇情。
而且陳思誠拍電影好像跟三板斧一樣,每次都是通過蒙太奇玩花樣。
重點是陳思誠每次也玩不出新花樣,就是誘導敘事,比如尤茜跳樓時,鏡頭先是圍觀群眾,隨后是各種網絡惡意言論,最后才是姍姍來遲的消防員。
這種已經在好萊塢和老港片里玩爛的橋段,被陳思誠套了一個現實主義的皮重新拿了出來,自然也是讓觀眾很難耐心看得下去。
雖然在文章結尾,作者并沒有咬定《惡意》的票房成績會如何,但從其對陳思誠編劇作品的漏洞吐槽就能看出,其對這部電影的批評明顯是要大于夸贊的。
實際上,這樣的情緒并不僅僅出現在官媒和資深影評人口中,很多普通的影迷也對陳思誠現在的作品非常不滿。
3、陳思誠的困境
作為一個已經形成自己電影風格的導演,陳思誠實際上陷入了一個很多導演都曾陷入過的困境,那就是自己的套路被觀眾“吃膩了”。
這幾年陳思誠的現實主義電影套路其實非常簡單,首先找一個懸疑故事做主線,因為這是最方便埋藏伏筆和吸引觀眾看下去的類型。
接著找一個大眾關心的熱點話題,比如《消失的她》中的騙婚,比如《唐探1900》里面的家國情懷,再到《惡意》中的網絡暴力都是如此。
套路的故事,熟悉的升華,以及為了提高立意所加入的思考,這些都讓看陳思誠電影的觀眾感到了深深地厭倦。
就像《南方都市報》編輯提到的一樣,《惡意》中對許多社會問題的思考是非常“低級”的。
它止步于一個非常淺顯的階段,既沒有更進一步探討這一現象的成因,也沒有更深一層地揭露這些事情的本質,只不過把它們當作商業元素揉進了自己的電影中。
誠然,隨著電影商業化的發展,越來越工業化的制造電影是大勢所趨。
就目前中國的電影市場來看,陳思誠也的確是最有希望完成這一理想的電影人。
可我們在他的電影中看到的并不是發達的電影工業和優秀的調度能力,而僅僅是一個模板被用了無數次,套上了不同的社會熱點問題而已。
這樣的把戲觀眾看一次可能會樂呵,看兩次可能會覺得乏味,等到第三次第四次,就只會覺得上當了。
結語
陳思誠曾在《惡意》的發布會上說,自己是一個有電影夢想的電影人。
從他如此高的拍片頻率來看,他或許的確很享受拍電影這項事業。
但陳思誠究竟是想要千篇一律地拍電影,還是真的想要做電影工業化或者現實主義敘事的嘗試,這卻是有待商榷的。
作為第七藝術,電影所承載的內核可不僅僅是一個有意思的故事那么簡單。
人們的生活需要工業化的商業片,這一點好萊塢的成功已經向全世界證明了。
可如今好萊塢的衰敗也向人們證明,如果僅僅有有意思的商業片,這對于整個電影市場是相當不利的。
部分信息來源:
南方都市報|娛評|《惡意》:又一次“陳思誠制造”,看似很爽實則業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