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投降那就摧毀,這是俄軍現在的作戰目標,從蘇梅、哈爾科夫和頓涅茨克三條戰線上,俄軍同時調動新一輪兵力,輪番壓迫烏軍各處防線,這就是一場殘酷的消耗戰,因為俄軍每月征召近4萬合同兵和志愿兵,烏克蘭最多只能征動2萬人,所以西爾斯基被迫從紅軍村和頓河君士坦丁羅夫卡,抽調主力部隊北上支援蘇梅方向的防線,這就給了俄軍夏季總攻紅軍村的機會。
你不救,丟完蘇梅州就是基輔,所以從戰略角度,烏軍必須抽調主力部隊,這跟庫爾斯克戰役不同的是,俄軍知道你要圍魏救趙,但普京可以用其他部隊填補戰線空缺,烏軍也知道俄軍進攻蘇梅州是聲東擊西,但因為人力、武器和資源的差距,只能硬著頭皮上,不得不說普京的陽謀是真的高。
現在俄軍為了盡快摧毀烏軍的防線,國防工業開始瘋狂運轉,沃特金斯克的導彈工廠已開始擴建,一旦產量全面鋪開,俄軍或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每天都向烏軍發射1000枚導彈+無人機,盡可能摧毀烏克蘭的后勤、軍事設施和能源基礎,讓前線的烏軍火力差距,跟俄軍越來越大,直到沒有抵抗的戰斗能力,實現用最小化的損失,奪取烏克蘭領土。
現在幫助普京的,還有小迷弟特朗普,在切斷烏克蘭武器援助后,雖然歐盟國家拼命填補差距,但有些武器只有美國有,比如說美國的PAC-3攔截器,是基輔等城市最后的安全屏障,沒有PAC-3,烏克蘭將無法攔截俄軍的彈道導彈襲擊,現在電廠、橋梁、醫療設施和鐵路樞紐,將成為俄軍下一輪空襲的目標。
現在歐盟、烏克蘭和俄羅斯,都知道當下意味著什么,波蘭近幾年武器增速呈幾何級增長,德國要買3500輛坦克和戰車,為什么在當下,俄軍要發動大反攻?普京在這個時候痛下狠手呢?因為俄羅斯的敵人越來越多了,現在土耳其、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等國,正打造一個反俄羅斯的聯盟。
這些國家都和俄羅斯有千絲萬縷的血緣關系,而烏克蘭的遭遇,是一個血淋淋的前車之鑒,蘇聯的重工業心臟、農業糧倉、軍事強國,照樣被俄羅斯打的毫無招架之力,今天的烏克蘭,明天可能就是自己,現在普京之所以著急占領烏克蘭,是因為以色列在中亞高加索的隱秘盟友——阿塞拜疆浮出水面。
在納卡戰爭中,得到以色列軍事顧問的實質協助,一舉扳倒了長期對手亞美尼亞,在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十二天閃電打擊的戰役中,有多個情報渠道透露,阿塞拜疆或為以色列提供了空中走廊和無人機前置基地,要知道伊朗背后的大哥正是俄羅斯。
在美國的地緣戰略大師布熱津斯基《大棋局》中,提出的“五大棋子國家”中,阿塞拜疆榜上有名,這些棋子所處的位置,無一例外都在俄羅斯的軟肋上,烏克蘭牽制歐洲門戶,韓國與美國并肩壓制遠東出海口,伊朗左右中東走廊的命門,土耳其是黑海和高加索的咽喉,阿塞拜疆正是高加索腹地的利刃,既可以插向俄羅斯,也可以牽制伊朗,這也是美西方最后一枚棋子。
從地緣位置來看,阿塞拜疆南接伊朗,東臨里海,西倚亞美尼亞,北靠俄羅斯,還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這就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后,歐洲特別需要能源供應時,阿塞拜疆聞到了契機,跟以色列展開軍事與技術合作,和土耳其進行戰略結盟,甚至要成為北約在高加索的“灰色代理人”,說白了就是放棄俄羅斯和伊朗,結交美西方。
在阿塞拜疆跟俄羅斯關系急轉直下的情況下,背后就是美西方在中亞布局的“最后一塊拼圖”落地,烏克蘭正面小號俄羅斯,波羅的海和北極展開包圍,南線的撕口也正在打開,俄軍從北高加索調兵支援烏克蘭的補給路線,將面臨戰略風險,歐洲國家很可能希望用這場包圍式的謀局,奪回高加索控制權,讓俄羅斯失去整個中東、西南亞和黑海的支配力,也許對普京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