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杰
7月8日,成都世運會進入倒計時30天,各項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賽會門票全面開售,27個場館(場地)陸續啟動改造竣工驗收工作,30個“世運空間”城市微場景在成都人家門口“上新”,一場獨具魅力、別樣精彩的國際體育盛會即將拉開大幕。
世運會門票全球開售
門票:世運會比賽門票全面開售
惠民票僅售30元
封面新聞記者從2025年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組委會獲悉,自6月30日20:00起,本屆世運會比賽門票開啟全面銷售。成都世運會比賽門票均以電子門票形式發售,以會徽主色調為基礎,設置中國紅、公園綠、金沙黃、熊貓黑、雪山白5種色系票面,并結合吉祥物運動形態形成系列主題設計。
所有公眾可以憑有效身份證件(含居民身份證、港澳臺通行證、護照等)通過成都世運會官方網站、官方票務微信公眾號、支付寶小程序、世運通App和國際世運協官方網站等世運會官方票務平臺或官方合作銷售渠道均可查詢票價、購買門票。
“世運課堂”科普啦啦操
據介紹,本屆世運會比賽項目分為34個大項、60個分項。其中,定向徒步、滑水、摩托艇三個項目因場地及賽事設置等原因不對外售票。經專業市場調研和統計分析,參照往屆大型綜合運動會門票定價情況,結合成都世運會實際,制定了比賽門票層級與價格,門票分為A、B、C、D四個層級,票價區間為30至880元,其中有25個大項設置了30元的惠民票。
市民體驗啦啦操項目
世運會比賽購票實行實名制,選檔不選座。門票銷售中,1張有效身份證件只能購買同一場次1張門票,單個賬號每場次最多可以購買6張門票(至少含1名成人),在比賽當日未滿6周歲的兒童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免票入場,但需與監護人共用一個座席。所有門票不支持轉讓或轉售,允許轉贈1次,需通過成都世運會官方平臺申請并審核。
賽場:27個世運會場館(場地)
陸續啟動改造竣工驗收工作
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目前,成都世運會的27個競賽場館(場地)正陸續完工,該局正指導8個賽區委員會開展已完工場館(場地)的工程驗收工作。
臨時座椅安裝、地板鋪設、照明設備安裝、電力系統改造……成都高新體育中心全民健身館內,成都世運會壁球、短柄墻球項目場館改造工作正有序推進中。成都世運會期間,高新體育中心全民健身館2層將改造為比賽場館,其中包含壁球、短柄墻球兩個項目,比較相似的是,兩個項目均在透明玻璃格子中進行。因此,對場館的改造主要是按標準建設玻璃格子,另外一個重要部分就是臨時座椅的安裝,以及燈光照明系統的改造。
現場施工人員表示,由于地板鋪設面積不大,且采用榫卯連接,基本上1小時就可完成鋪設。該區域鋪設完成后,就將繼續搭建頂棚,安裝照明設備。
據成都高新體育中心全民健身館現場負責人介紹,此次場館改建中,始終貫徹“簡約、安全”的辦賽理念,利用既有場館設施的同時,改造部分基本全采用租賃方式進行,如玻璃格子、臨時座椅、看臺區域的搭建,甚至連比賽區域的木地板也是租賃的。
“地板都是原裝地板,是不需要固定在場地內的,可以看到地板下方還有龍骨,這樣在比賽結束后,地板還可拆除回收利用。”據介紹,目前兩個競賽場館改建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3天內基本完工,隨后就可啟動竣工驗收程序。
市民體驗射箭運動
青龍湖射箭場館中心在8月7日至16日,將作為成都世運會射準射箭、野外射箭項目競賽場地。屆時,世界射箭精英選手將角逐產生7枚金牌。日前,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副主席湯姆?迪倫率考察團赴青龍湖射箭場館中心實地考察。
在考察中,湯姆·迪倫一行全面了解賽事組織情況,細致詢問了賽程安排、運行團隊組建、競賽器材配置、客群動線、交通流線以及突發事件處置等情況,重點交流了場館的建設標準與功能布局。湯姆·迪倫對場館的賽事籌備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青龍湖射箭場館中心的籌備成效令人贊嘆,團隊表現非常出色,相信他們一定能打造出一場精彩絕倫的射箭賽事。”
市民體驗射箭運動
30個“世運空間”城市微場景落地
讓賽事文化在市民中可見可及可感
賽事不只在場館,成都世運會就在每個人身邊。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世運空間”打造工作,在全市范圍內的黨群服務中心、青年之家、殘疾人服務點等,落地30個“城市微場景”,以世運知識科普和世運項目體驗為核心,形成“世運知識角”“世運輕展廳”“世運微廣場”三級展示空間,邀請廣大市民現場打卡、參與互動。
世運大篷車開進雅安
在“世運知識角”,市民可以了解到成都世運會的會徽、口號、吉祥物、競賽項目等基礎信息;在“世運輕展廳”,市民可以進一步了解成都世運會競賽項目,了解啦啦操、棍網球、棒壘球等競賽項目的器械、裝備,還可以看到圍繞世運會吉祥物“蜀寶”“錦仔”,推出的玩具、徽章、文具、生活用品等各類特許商品;在“世運微廣場”,市民可以拿起運動裝備,親身體驗世運競賽項目,包括射箭、自由搏擊、軟式曲棍球、飛盤等。
除此之外,“世運空間”內都放置了世運主題手舉牌、互動打卡墻、競賽項目圖標打卡墻等,便于市民隨時前往打卡拍照。
“世運空間”不僅展示著世界運動會的視覺符號,也承擔著世運知識科普、世運文化傳播、世運項目體驗的場景功能。生活在成華區和美社區的市民楊女士表示:“這些裝置既有趣又生動,我還知道了很多以前沒有聽說過的世運會比賽項目,有機會的話,我們都想帶著孩子體驗一下。”楊女士帶著孩子和吉祥物裝置拍照,還通過宣傳單給孩子講解了成都世運會的知識。隨后,楊女士在社交平臺上傳了現場體驗的照片、短視頻,將成都世運會“刷屏”朋友圈。
“世運空間”同時還回應了城市與賽事的關系命題。通過黨群服務中心、青年之家、殘疾人服務點等,精準觸達青年群體、社區居民和殘疾人,讓成都世運會的信息在城市中快速傳播,形成全民迎世運的熱烈氛圍。“世運空間”打造是一次對辦賽理念的探索,更是一次對城市公共文化空間的再塑造。它所串聯的不只是場地和活動,更打造了供市民感知、參與的共創路徑。
(本文圖據成都世運會組委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