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社青海訊(記者 保積來 通訊員 李義霞)七月,高原青海陽光熾熱,七月,彩虹故鄉舞動激情。第二十四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的車輪滾滾而來,再次途經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作為賽事重要站點,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以飽滿的熱情迎接這場體育盛會。回首環湖賽與互助相伴的20多年,這座小城在經濟、文化、城市建設等多個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環湖賽舉辦以來,互助縣借助賽事平臺,積極挖掘和展示本土文化,土族安召、輪子秋、盤繡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青稞酒文化得以大放異彩。以土族盤繡為例,在環湖賽的影響下,互助縣大力發展盤繡產業,如今盤繡生產企業、基地、經營戶已達44家,繡娘5500余名。2024年,全縣加工生產盤繡產品15萬余件,盤繡年產值達2800余萬元 ,盤繡從傳統手工技藝逐漸發展成為助力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的“巧手產業”,也成為互助文旅產業的一張亮麗名片。與此同時,互助縣還充分挖掘自然和人文資源,打造了磨爾溝原生態景區、油嘴灣花海景區、卓扎灘景區等鄉村旅游景點,吸引省內外大量游客,進一步推動了文旅融合發展。
在賽事的推動下,互助縣還將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與賽事承辦緊密結合。近年來,互助縣聚焦“環境整潔美、文化生活美、綠色生態美、文明風尚美、安全和諧美”目標,有序開展市容市貌集中專項整治行動。如今,互助縣城主次干道干凈整潔,十字路口秩序井然,公園廣場風景如畫,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提升。
隨著賽事的舉辦,互助縣的基礎設施建設也不斷完善。截至目前,全縣城鄉健身場所達450余處,人均健身場地面積達2.58平方米。2015年,互助縣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環青海湖體育產業基地”,2017年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2022年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第一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賽事不僅帶動了全民健身熱潮,還為當地積累了豐富的賽事承辦經驗,承辦大型賽事的能力不斷提高。
此外,互助縣還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立足高原冷涼氣候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供港澳”蔬菜產業。2025年,互助縣冷涼蔬菜種植面積突破7.67萬畝,年產值超7.6億元,帶動2.2萬農戶人均增收20000元左右,昔日的"冷資源"正轉化為炙手可熱的"熱產業"。互助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高原純凈的空氣、雪山融水灌溉的土壤、長達15小時的日照時長,造就了蔬菜"低纖維、高營養、零污染"的獨特品質。香港客商在實地考察后贊嘆:"在香港永遠沒有機會吃到在種植產地現摘的蔬菜,這里的沙拉菜新鮮得能嘗到土壤的氣息。"據了解,互助縣供港蔬菜基地總面積達2.12萬畝,其中彩虹甜菜,羽衣甘藍等品種在香港市場成為高端生鮮的代名詞。
環湖賽牽手互助二十余載,是互助基礎設施飛躍、經濟蓬勃發展、文化旅游繁榮的見證。未來,互助縣將繼續借助環湖賽這一平臺,向世界展示著互助獨特的魅力與無限的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