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
“尊敬的邰麗華老師:您好!我叫殷秋華,今年19歲,是四川南充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學生,也是一名川劇變臉演員……”
6月底,四川南充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室里,殷秋華一筆一畫寫下這封致敬勞模的信,參加“見字如晤·致匠心——我給勞模工匠寫封信”征文活動。7月7日,四川省總工會向全省工友們展示了這封特別的手寫書信。
這封信里,秋華向偶像邰麗華,介紹她身患唐氏綜合征從零開始學習川劇變臉的故事,介紹南充市特殊教育學校同學們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的自強不息。在信中,秋華說:“我想成為像您一樣的藝術(shù)家。”
寫信給偶像:
“您是我們?nèi)M瑢W每周都會見面的朋友”
殷秋華在教室里,寫信給偶像邰麗華。(拍攝:張宸菱)
“我從出生6個月就被診斷為唐氏綜合征,為了讓我學會一門手藝謀生,16歲那年,媽媽帶我拜師蓬安縣文化館的林春老師,學習川劇變臉。每當我學不下去的時候,媽媽都用您的故事來鼓勵我。您表演的《千手觀音》,我看了很多很多遍。三年多了,我被大家稱為‘中國唐氏川劇變臉第一人’。當被問到夢想是什么,我都會說‘成為像邰麗華一樣的舞蹈家!’”
殷秋華表演川劇變臉。(拍攝:謝杰)
在信中,秋華告訴邰麗華:“17歲,我來到南充市特殊教育學校讀職高,教學樓里有一張您的照片,老師常講您的故事。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國歌響起時,您的手語視頻也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您是我們?nèi)M瑢W每周都會見面的朋友,也是大家共同的偶像哦!”
這是一封看起筆跡有些稚嫩,但一筆一畫整齊認真的手寫信。對于患有唐氏綜合征,手指力量和靈活度弱于常人的秋華來說,這封信,她寫得并不容易。
“大概準備了四五天,她和我說了想表達的內(nèi)容,我給她梳理了一下邏輯,寫是她自己一筆一畫寫的。”母親趙海英介紹,雖然是“唐寶”,但秋華一直堅持四肢力量訓練和手指靈活度訓練,初中開始練字,不僅練硬筆書法,還練習毛筆字?!敖o她的偶像寫信,她比平時更認真,大概400多字的一封信,寫了一個多小時?!?/p>
致敬時代勞模
彰顯自強不息的榜樣力量
南充市特殊教育學校校園文化節(jié)。(拍攝:三多)
出生6個月,被診斷為唐氏綜合征。1歲,還不能坐穩(wěn);5歲,每月都會住院治療;7歲,還不會走路……殷秋華的成長路滿是荊棘。17歲,從零開始學川劇變臉,到如今能戴13張臉譜表演,在超出常人的磨煉中,秋華成為“中國唐氏川劇變臉第一人”。
殷秋華在南充市特殊教育學校藝術(shù)節(jié)上表演。(拍攝:三多)
除了學習變臉,秋華也是南充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學生。這是一所成立近40年的特殊教育學校,也是一所財政全額撥款,為聾、盲、智障等少年兒童,康復訓練、學前教育、義務(wù)教育、高中教育、職業(yè)教育的十五年一貫制寄宿學校。目前,有從4歲到20歲出頭的在校學生410多人。
在信中,秋華向邰麗華介紹了校園生活:“這學期,我從家政專業(yè)轉(zhuǎn)到了烹飪專業(yè),學會了包餃子、做面條,還學了打架子鼓、吹陶笛,現(xiàn)在大家都夸我是‘技能唐寶’呢!”
秋華和唐寶同學慧慧在學校練習打架子鼓。(拍攝:謝杰)
“邰麗華是秋華的偶像,她學習川劇基本功和舞蹈基本功很多都是一樣的,一個動作練習上百次上千次,讓她對邰麗華的綻放,更有感觸,也更崇拜向往。”趙媽媽介紹,成長路上,常用邰麗華的故事鼓舞秋華。邰麗華以藝術(shù)與心靈之美,成為用獨特方式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家,身帶殘疾卻美出風采的“千手觀音”,給了“變臉唐寶”追夢的勇氣和力量,指引她前行、帶給她力量,支撐她無數(shù)個練功疲憊的時刻。
信的末尾,秋華寫道“最愛的還是舞臺。每次變臉結(jié)束,露臉謝幕時,我都會想到您表演《千手觀音》,在舞臺上綻放出的自信光芒。馬上放暑假了,我還要再多學一些川劇變臉技能。如果有機會,希望把川劇變臉和吐火表演給您看?!?/p>
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總工會了解到,這封信將通過“四川工會”微信公眾號向全省職工展示。展示殷秋華克服困難學習技能的精神,用自強不息追逐夢想的生動故事,致敬邰麗華等時代勞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